诬谬

wū miù [ wu miu]
繁体 誣謬
注音 ㄨ ㄇ一ㄡˋ

词语释义

1.虚妄荒谬。

词语解释

  1. 虚妄荒谬。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四》:“大抵 孔明 为当时言,不容大尽,否则 陈寿 之词,与将略非长,同一诬谬,非事实也。”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 严氏 之言则曰:‘ 中国 社会,宗法而兼军国者也……’斯言则诬谬之甚也。”

引证解释

⒈ 虚妄荒谬。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四》:“大抵孔明为当时言,不容大尽,否则陈寿之词,与将略非长,同一诬谬,非事实也。”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严氏之言则曰:‘ 中国社会,宗法而兼军国者也……’斯言则诬谬之甚也。”

诬谬的网络释义

诬谬

  • 诬谬,读音为wū miù ㄨ ㄇㄧㄨ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虚妄荒谬。
  •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AWW
    五行:
    仓颉: IVMOO
    四角: 317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3)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4)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5) 抹杀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 王度《古镜记》

    (6) 冤屈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

    英文翻译

    make false accusation; def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宋本广韵

    miù [miu]
    部首: 226
    笔画: 13
    五笔: YNWE
    姓名学:
    仓颉: IVSMH
    四角: 377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2) 同本义

    谬,狂者之妄言也。——《说文》

    考之三王而不谬。——礼记·中庸》

    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庄子》

    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司马迁传》

    园喜以谬赏。——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儒效》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谬戾(荒谬乖僻);谬谈(谬语妄说);谬举(妄举,举用不适当的人才);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文章或议论辗转流传于世)

    (4) 姓

    动词

    欺诈;迷误

    谬,欺也。——《广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神山记》

    秦言不听,谬言:…——《燕丹子》

    英文翻译

    error, exaggeration; erroneous

    方言集汇

    ◎ 粤语:m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