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执

wū zhí [ wu zhi]
繁体 誣執
注音 ㄨ ㄓˊ

词语释义

1.谓捏造罪名﹐加以陷害。

词语解释

  1. 谓捏造罪名,加以陷害。

    宋 苏轼 《杭州召还乞郡状》:“窃伏思念,自忝禁近,三年之间,臺諫言臣者数四,只因发策草麻,罗织语言,以为谤訕,本无疑似,白加诬执。”《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本月初六日,因 计氏 容 海姑子 、 郭姑子 到家, 珍哥 诬执 计氏 与道士和尚有奸,挑唆 晁源 将 计氏 逼打休弃。”

引证解释

⒈ 谓捏造罪名,加以陷害。

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窃伏思念,自忝禁近,三年之间,臺諫言臣者数四,只因发策草麻,罗织语言,以为谤訕,本无疑似,白加诬执。”
《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本月初六日,因计氏容海姑子、郭姑子到家, 珍哥诬执计氏与道士和尚有奸,挑唆晁源将计氏逼打休弃。”

诬执的网络释义

诬执

  • 谓捏造罪名,加以陷害
  • 诬执(诬执)
  • 宋 苏轼 《杭州召还乞郡状》:“窃伏思念,自忝禁近,三年之间,台谏言臣者数四,只因发策草麻,罗织语言,以为谤讪,本无疑似,白加诬执。”《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本月初六日,因 计氏 容 海姑子 、 郭姑子 到家, 珍哥 诬执 计氏 与道士和尚有奸,挑唆 晁源 将 计氏 逼打休弃。”
  •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AWW
    五行:
    仓颉: IVMOO
    四角: 317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3)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4)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5) 抹杀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 王度《古镜记》

    (6) 冤屈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

    英文翻译

    make false accusation; def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宋本广韵

    zhí [zhi]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VY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KNI
    四角: 55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2) 同本义

    执,捕罪人也。——《说文》

    而妻妾执。——《礼记·檀弓》。注:“拘也。”

    使执连尹。——《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袭虞,灭之,执 虞公。——《左传·僖公五年》

    被执至南门。——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执命(讨命;索命);执讯(捉命并加以审问);执囚(拘捕囚禁);执问(拘留讯问);执狱(治狱;审判案件)

    (4) 拿;持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

    执君之乘车。——《礼记·少仪》。注:“执辔也。”

    执竞武王。——《诗·周颂·执竞》。笺:“执,持也。”

    执束帛。——《礼记·曾子问》

    献琛执贽。——《文选·张衡·东京赋》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执叶伺蝉。——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居左者手执蒲葵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

    东坡右手执卷端。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执圭端拱(双手拿圭拱捧于胸前);执鞭弭(为人驾驭车马,充当保镖);执锐(手持兵器);执桴(拿起鼓槌);执拂(手执拂尘);执玉(手捧玉器);执杖(手持丧棒);执圭(以手持圭)

    (7) 操持;执行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汉书·叔孙通传》

    (8) 又如:执作(操作;劳作);执役(服役人员;工作人员);执料(操持,照料);执威(施行刑罚);执务(操持,担任);执职(从事某专职;服役)

    (9) 主持;掌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执狱牢者无病。——《淮南子·说山训》

    (10) 又如:执专阃外(执掌镇守国家边关的权力);执正(主持公道);执炊(掌管炊事,做饭);执把(把持;掌管;拿着);执事人(主管具体事务的人)

    (11) 掌握;控制

    公子执辔愈恭。(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史记·魏公子列传》

    (12) 又如:执服(慑服,因畏惧而服从);执持(握持,控制,掌握);执权(掌握权柄)

    (13) 固执;坚持

    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荀子·儒效》

    (14) 又如:执迷不化(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执泥一见(固执一义,不知通权变达);执告(执意求告);执违(执意违抗);各执己见;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掌握根本之道)

    (15) 取得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16) 判断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也。——《礼记·乐记》

    (17) 又如:执狱(审判案子)

    (18) 堵塞

    子玉使 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9) 结下,结成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国语·越语上》

    (20) 又如:执怨(结怨,抱急);执仇(结仇)

    (21) 对待

    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荀子》

    名词

    (1) 至交,好友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杜甫《赠卫八处士》

    (2) 凭单 。如:执凭文帖(有官府印信的公文);执结(具结证明);执证(凭证);回执;收执

    (3) 姓

    介词

    相当于“用”、“凭”

    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云笈七签》

    英文翻译

    hold in hand; keep; carry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zap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