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赴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趋向、旨趣不同。
《文选·嵇康<琴赋>》:“或间声错糅,状若诡赴。” 李善 注:“言其状若诡诈而相赴也。” 吕延济 注:“诡,疾。” 王念孙 曰:“诡诈相赴,於义未安;训诡为疾,尤未之前闻。今案:诡者,异也。赴,趋也。言间声错出,若与正声异趋也。下文曰:初若将乖,后卒同趣。是其明证矣。”见《读书杂志馀编·文选》。
引证解释
⒈ 谓趋向、旨趣不同。见《读书杂志馀编·文选》。
引《文选·嵇康<琴赋>》:“或间声错糅,状若诡赴。”
李善注:“言其状若诡诈而相赴也。”
吕延济注:“诡,疾。”
王念孙曰:“诡诈相赴,於义未安;训诡为疾,尤未之前闻。今案:诡者,异也。赴,趋也。言间声错出,若与正声异趋也。下文曰:初若将乖,后卒同趣。是其明证矣。”
诡赴的网络释义
诡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2) 同本义
诡,责也。——《说文》
自诡灭贼。——《汉书·赵充国传》
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汉书·京房传》
(3) 又如:诡求(要求,责求);诡驳(责难驳斥);诡责(责备;责问);诡令(责令)
(4) 违反,自相矛盾
诡,违也。——《西京赋》注引《说文》
容服有仪谓之仪,反仪为诡。——《贾子道术》
诡自然之性。——《淮南子·主术》
古今诡趣。——《淮南子·辩亡论》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吕氏春秋·淫辞》
(5) 又如:诡故(违反本心);诡局(同诡句、诡论。哲学名词。加以肯定或否定都会获致相反结果的局面、论点或述句)
(6) 隐蔽;隐藏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形容词
(1) 怪异,奇异
其名为吊诡。——《庄了·齐物论》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注:“奇异也。”
殊形诡制,每各异观。——汉· 班固《西都赋》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 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诡形(奇异的形状);诡特(奇特怪异);诡喻(奇诡的比喻);诡说(虚妄怪诞的言论)
(3) 欺诈;假冒
持诡辩以中伤人。——《汉书·石显传》
求利之诡缓。——《荀子·正论》。注:“诈也。”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武死。——《汉书·苏武传》
(4) 又如:诡对(以虚伪、欺诈的言辞对答);诡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诡弊(欺骗蒙蔽);诡得(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卜声。从“走”的字、多与“跑”、“走”有关。本义:奔向,奔赴。多指奔向危险的地方)
(2) 同本义
赴,趋也。——《说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孟子·梁惠王上》
以赴礼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赴水则接腋持颐。——《庄子·秋水》
(3) 又如:赴履(奔赴);赴质(奔赴目标);赴助(赴救);赴急(往救急难);赴援(赴救)
(4) 前往;去;到;至,到达
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赴吊(前往吊丧);赴市(到市集上去);赴考(前往应试);赴哀(奔丧);赴接(前往救援、接应)
(6) 通“讣”。报丧(古人讣告字只作赴者,取急疾之意。)
死必赴。——《礼记·文王世子》
凡崩薨,不赴则不书。——《左传·文公十四年》
周烈王崩,诸侯皆吊, 齐后往。 周怒,赴于 齐曰。——《战国策·赵策三》
赴者未至,则哭于巷,哀于馆。——《仪礼·聘礼》
(7) 又如:赴闻(报丧);赴告(春秋时,各国将贵族丧亡祸福等事告诉别国。凶事叫赴,其他的事叫告。今俗称讣告)
(8) 跳进,举身投入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赴海归神(跳海而死);赴鼎(跳入汤镬而死);赴险(进入险地);赴蹈(赴汤蹈火。献身)
(10) 投身;参与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国俱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11) 又如:赴命(奔命,拼命努力)
(12) 合,顺应 。如:赴拍(应合节拍);赴度(应合节拍);赴趣(钻营;迎合)
(13) 游泳 。如:赴水(泅水,游泳)
(14) 通“仆”。向前倾跌
穷而无子者,靡得相鬻而养之,勿使赴于沟浍之中。——《管子·轻重甲》
(15) 又如:病赴(因病跌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5 [客英字典] fu5 [陆丰腔] fu6 [梅县腔] fu5 [东莞腔] fu5 [宝安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赴 | 芳遇 | 滂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phyoh/phiuh | pʰ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