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度
繁体
詮度
注音
ㄑㄨㄢˊ ㄉㄨˋ
词语释义
1.评论衡量。诠﹐通"铨"。
词语解释
评论衡量。詮,通“ 銓 ”。
北周 道安 《二教论·君为教主三》:“问: 鲁隐公 者,盖是让国之贤君,而人表评为下下; 老子 者,乃无为之大圣,《汉书》品为中上,故知 班彪 父子,詮度险巇,先生何乃引之为证?” 清 邵晋涵 《<尔雅正义>序》:“詮度物类,多得之目验,故能详其形声,辩其名实。”
引证解释
⒈ 评论衡量。詮,通“銓”。
引北周道安《二教论·君为教主三》:“问:鲁隐公者,盖是让国之贤君,而人表评为下下; 老子者,乃无为之大圣,《汉书》品为中上,故知班彪父子,詮度险巇,先生何乃引之为证?”
清邵晋涵《<尔雅正义>序》:“詮度物类,多得之目验,故能详其形声,辩其名实。”
诠度的网络释义
诠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全声。本义:详细解释,阐明事理)
(2) 同本义
诠,具也。——《说文》
释言曰诠。——《通俗文》
就也。诠言者谓譬类人事相解喻也。——《淮南子·诠言》注
(3) 又如:诠言(阐明事物意义、诠释人世真理的言论);诠证(依据事实加以解说);诠疏(诠释疏解);诠明(解释、说明);诠旨(阐明要旨);诠表(解释与表达);诠发(解释发明)
(4) 通“铨”。权衡;考虑;比较 。如:诠度(权衡度量);诠较(权衡比较);诠订(评判考订);诠评(评议);诠笔(评判文章的优劣);诠量(评判衡量);诠藻(品评;衡量)
(5) 通“铨”。选择 。如:诠录(选择录用);诠授(选授官职);诠简(选拔);诠拣(选择)
名词
(1) 道理;事物的规律
发必中诠,言必合数。——《淮南子》
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钟嵘《诗品》
(2) 又如:诠次(次第;层次。也指选择和编排);诠序(有条理有次序);诠补(编次和补齐)
英文翻译
explain, expound, comment on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