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声

huà shēng [ hua sheng]
繁体 話聲
注音 ㄏㄨㄚˋ ㄕㄥ

词语释义

意思是说话的声音。

词语解释

  1. 说话的声音。

    《羊城晚报》1985.3.6:“话声未了, 凌未风 一个‘旱地拔葱’,凭空跃起数丈。”《文汇报》1985.9.11:“话声刚落,当即有七八个同志闻讯赶来。”

引证解释

⒈ 说话的声音。

《羊城晚报》1985.3.6:“话声未了, 凌未风一个‘旱地拔葱’,凭空跃起数丈。”
《文汇报》1985.9.11:“话声刚落,当即有七八个同志闻讯赶来。”

话声的网络释义

话声

  • huà shēng ㄏㄨㄚˋ ㄕㄥ
  • 话声(话声)
  • 说话的声音。《羊城晚报》1985.3.6:“话声未了, 凌未风 一个‘旱地拔葱’,凭空跃起数丈。”《文汇报》1985.9.11:“话声刚落,当即有七八个同志闻讯赶来。”
  • 话声造句

    开完会去教科室拿资料遇见她,天性开朗热情的我主动打招呼,她微微笑,眼睛弯弯的,说话声音低迷。
    此时的他满脸胡子渣,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双目不敢直视,说话声音也不大。
    虽然他们说话声音极小,但是方宸利用魂力一字不落的听到,眼神瞬间凌厉起来,透露着丝丝寒气。
    他那宏亮有力的声音一下子压倒了嗡嗡的谈话声。
    老师的话声不响,却犹如一块块冰,凿进了我的心。
    门廊里第三张有人的餐桌上坐着一对老夫妇,也在谈论山火的事。他们说话声音很响,像是邀人一起参加谈论,苏晨边上的男人马上加入了进去。
    外公有一张瓜子脸,眼角边,有许多皱纹,虽然看上去比较老,但是,外公的身体很硬朗,讲话声音响亮,走起路来,步伐稳健,而且对生活很乐观。
    山崎发现山坡下伸出一个白铁皮做的拐脖喇叭,那边传来日语的喊话声“日军山崎大队长听着,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得知阁下武士世家出身,精通剑道。
    屋内充满了叽叽咕咕的谈话声。
    自动调节器还能被用作实时效果器,比如你可以用它把某段人声变成电话通话声的效果。
    王小俊洗完手,到一边的烘干机上烘手这会,听到了里面传来这样的对话声。
    赵仲仁沉默不语,韩云阶也没有继续说话,这间屋子就此陷入了长达三分钟的静默,三分钟后,只听窗外传来一阵说话声。
    但安德烈公爵没有看见这张脸,他看见的是流光溢彩的眼睛,它们是美丽的,两人的身后有了谈话声。
    童谣说话声音越来越小,甚至到最后一句还在口中嚅嗫着,我差点没听到。
    真是冤家路窄,当他蹑脚蹑手地来到小艳门前时,听到屋子里边有低沉的男人的说话声。
    我正常的说话声是和亨利?戴一样的尖声尖气,但当我唱起“如果你今晚进入森林”,唱腔和录音带里弗兰克?德佛尔的低音一模一样。
    窗帘卷了起来,一个女仆的说话声打破了那圣洁的寂静,随即就是一股洪水“哗”地一声泼下来,把这位躺在地上的殉情者的遗体浇得透湿!
    他环顾四周,几乎都是支持他的人,让他觉得有恃无恐,说话声音越来越大。
    圣女真人微闭的双眼缓缓睁开,黯淡滞钝的眼神扫视方资君和小狼女一眼,轻轻叹息一声,话声断续、吃力,对方资君说道“君儿,狼儿眉间有异,你过去瞧瞧吧!”。
    我在玩团队射击游戏的时候,通常会将队友的说话声音屏蔽掉。

    汉字详情

    huà [hua]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TD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HJR
    四角: 327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舌声。本义:言语)

    (2) 同本义

    话,合会善言也。——《说文》

    著之话言。——《左传·文公六年》

    不知话言。——《左传·文公十八年》

    告之话言。——《左传·襄公元年》

    出话不然。——《诗·大雅·板》

    悦亲戚之情话。——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心诚之话。——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话言(话语);话差(言语纠葛;争吵);话白儿(闲话);话布口袋(比喻一肚子的话)

    (4) 话题 。如:话碴(话题;话头);不在话下

    (5) 话本;故事 。如:话名(话本的题目)

    (6) 授意表达的言词 。如:传个话;留个话儿

    动词

    (1) 说;谈

    话,言也。——《尔雅·释诂》

    乃话民之弗率。——《书·盘庚》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又如:话夜(夜谈);话心(谈心);话家常;话雨(朋友相聚晤谈旧事)

    (3) 告诉 。如:话信(口信);话口(方言。口风;口气)

    用于假设复句的偏句句尾。如: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参加了

    英文翻译

    speech, talk, language; dia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waa6

    宋本广韵

    shēng [sheng]
    部首: 329
    笔画: 7
    五笔: FN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AH
    四角: 4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耳,殸( 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3)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形容人语音响亮,有如大钟的声音);声振林木(形容歌声的高亢清远,足以使林木摇动);声动梁尘(形容歌声洪亮动人)

    (4) 音乐;诗歌

    不大声以色。——《诗·大雅·皇矣》

    赵王窃闻 秦王善为 秦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声音不足听于耳与?——《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声色货利(音乐、女色、货物、财利。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声诗(乐歌);声尘(音乐)。又专指古代指挥作战的钲、铙、鼓等乐器的声音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国语》

    (6) 声望,声名(名声)

    文王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吕氏春秋·过理》

    (7) 又如:声气(名声;名气);声名煊赫(名声显赫);声芳(美好的声名);声施(名声流传);声烈(显赫的名望);声名人(有名望的人);声位(声望与地位)

    (8) 口信;消息;传说

    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汉书·赵广汉传》

    (9) 又如:声传(传闻之事);声论(犹舆论);声闻(音讯,讯息)

    (10) 声威;声势

    声威天下。——《战国策·齐策》。注:“势也。”

    (11) 又如:声教(声威与教化);声焰(声势气焰);声振寰宇(名声威势振动天下。形容声威极盛);声乡(犹声势);声张势厉(声势煊赫);声势重灼(声威气势逼人);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12) 汉字的声调 。如:声病(诗、词、曲的声调、平仄,不合于规定的律则、标准);声颡(腔调);声律(诗赋文章的声韵与格律);声比(音调相谐);声文(泛指音调);声曲(音声曲调);声度(犹声调);声客(犹言声调)

    (13) 言语,口音

    与人罕言,语类楚声。—— 明· 魏禧《大铁椎传》

    (14) 又如:声嗽(言语)

    (15) 指汉字的声母。汉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 。如:声旁(分析汉字形体的术语。指形声字结构中表示读音的部分,与形旁相对而言);声纽(音韵学术语。即声母。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声符(即声旁)

    动词

    (1) 发声 。如:不声不响;声张(作声;张扬);声哄(哄闹);声咳(咳嗽声);声唤(呻吟,因痛苦而叫喊);声屈(喊冤)

    (2) 声称,宣扬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声云(犹声言);声兵(宣布出兵);声述(声明陈述);声叙(明白陈述)

    (4) 吟咏;乐歌 。如:声伎(指歌舞等技艺)

    (5) 听

    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清· 谭嗣同《仁学》

    量词

    (1) 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几声抽泣;几声鸟鸣

    英文翻译

    sound, voice, noise; tone; music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1 si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