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忠诚恭敬;真诚严肃。
《明史·贵州土司传·贵阳》:“帝曰:‘ 安的 居 水西 ,最为诚恪。’命礼部厚赏其使。”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躡履修起居,小心见诚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滦州兵变记》:“ 白 为人诚恪博洽。”
引证解释
⒈ 忠诚恭敬;真诚严肃。
引《明史·贵州土司传·贵阳》:“帝曰:‘ 安的居水西,最为诚恪。’命礼部厚赏其使。”
清吴伟业《哭志衍》诗:“躡履修起居,小心见诚恪。”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滦州兵变记》:“白为人诚恪博洽。”
诚恪的网络释义
诚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4) 真实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5)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副词
(1) 确实,的确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3) 果真;如果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各声。本义:谨慎、恭敬)
(2) 同本义
愙,敬也。——《说文》
敬恪恭俭。——《鲁峻碑》
追存二代三恪之礼。——《孔子庙碑》
恪,恭也。——《字林》
严威俨恪。——《礼记·祭义》
(3) 又如:恪忠(恭敬忠诚);恪恭(恭敬,恭谨);恪虔(恭敬虔诚);恪敬(谨慎,恭敬)
(4) 庄严
容止严恪,须眉甚伟。——汉· 应劭《风俗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k7 [台湾四县腔] kok7 [客语拼音字汇] ged5 kog5 [海陆丰腔] kok7 [梅县腔] gok7 [宝安腔] kok7
◎ 潮州话:戈安4 [饶平]戈红(确)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恪 | 苦各 | 溪 | 鐸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khak/qak | kʰɑ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