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嘲

huī cháo [ hui chao]
繁体 詼嘲
注音 ㄏㄨㄟˋ ㄔㄠˊ

词语释义

1.亦作"诙謿"。 2.诙谐嘲弄。

词语解释

  1. 亦作“ 詼謿 ”。诙谐嘲弄。

    《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 琚 曰:‘能飞炼、詼嘲。’” 胡三省 注:“《旧书》载 琚 之言曰:‘飞丹炼砂,詼谐嘲咏,可与优人比肩。’”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清言杂詼嘲,胜引异徵逐。” 王闿运 《巫山神女庙碑》:“小儒俗吏,不通天人,罔识神女主山之由,莫察诗人託諭之心,苟见奇异,肆为詼謿。” 林之夏 《高轩过》诗:“ 王霸 妻儿甘隐遯, 东坡 兄弟足詼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詼謿”。诙谐嘲弄。

《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琚曰:‘能飞炼、詼嘲。’”
胡三省注:“《旧书》载琚之言曰:‘飞丹炼砂,詼谐嘲咏,可与优人比肩。’”
清唐孙华《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清言杂詼嘲,胜引异徵逐。”
王闿运《巫山神女庙碑》:“小儒俗吏,不通天人,罔识神女主山之由,莫察诗人託諭之心,苟见奇异,肆为詼謿。”
林之夏《高轩过》诗:“王霸妻儿甘隐遯, 东坡兄弟足詼嘲。”

诙嘲的网络释义

诙嘲

  • 诙嘲,拼音huī cháo,出自《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诙谐嘲弄。
  • 汉字详情

    huī [hui]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DOY
    五行:
    仓颉: IVKF
    四角: 3478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诙谐;戏谑

    诙,调也。——《广雅》

    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汉书·东方朔传》

    诙啁大笑。——《三国志·马忠传》

    (2) 又如:诙俳(诙谐戏谑);诙笑(嘲笑,戏谑);诙啁(诙谐嘲笑)

    英文翻译

    tease, joke with; ridicule, mock

    方言集汇

    ◎ 粤语:fui1

    宋本广韵

    cháo,zhāo [chao,zhao]
    部首: 319
    笔画: 15
    五笔: KFJE
    五行:
    仓颉: RJJB
    四角: 67020

    详细解释

    cháo

    动词

    (1) (形声。从口,朝声。本义:嘲笑)

    (2) 同本义

    以至于杂以嘲戏。——曹丕《典论·论文》

    (3) 又如:冷嘲热讽;嘲问(带讽刺地问);嘲戏(嘲弄嬉戏)

    (4) 唱,按音律发声

    因使元翌等嘲,以酒为韵。——《北史·薛孝通传》

    (5) 又如:嘲歌(信口唱歌);嘲风弄月(吟咏清风)

    (6) 另见 zhāo

    zhāo

    动词

    (1) 勾引

    妇人在家,别无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儿下站着,常把眉目嘲人,双睛传意。——《金瓶梅》

    (2) 又如:嘲汉子的班头(勾引男子的能手);嘲惹(挑逗;撩拨)

    (3) 另见 cháo

    英文翻译

    ridicule, deride, scorn, jeer a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eu2 zau1 [客英字典] sau3 z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zau1 [梅县腔] sau3 zau1 [宝安腔] zau1 sau2 cau2 [海陆丰腔] sau1 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交平聲開口二等trau/teauţ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