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诮

dǐ qiào [ di qiao]
繁体 詆誚
注音 ㄉ一ˇ ㄑ一ㄠˋ

词语释义

指责嘲弄﹔毁谤讥讽。

词语解释

  1. 指责嘲弄;毁谤讥讽。

    《新唐书·张荐传》:“ 鷟 属文下笔輒成,浮艳少理致,其论著率詆誚芜猥,然大行一时。” 宋 苏辙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公见諫官 高若訥 。 若訥 詆誚 范公 ,以为当黜。公为书责之。”《明史·袁炜传》:“ 煒 自负能文,见他人所作,稍不当意,輒肆詆誚。” 张篁溪 《<苏报>案实录》:“愚者不察,輒以始勇终怯妄相詆誚,岂非见 夏峯 之营救,而讥 左 魏 之贪生耶?”

引证解释

⒈ 指责嘲弄;毁谤讥讽。

《新唐书·张荐传》:“鷟属文下笔輒成,浮艳少理致,其论著率詆誚芜猥,然大行一时。”
宋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公见諫官高若訥。若訥詆誚范公,以为当黜。公为书责之。”
《明史·袁炜传》:“煒自负能文,见他人所作,稍不当意,輒肆詆誚。”
张篁溪《<苏报>案实录》:“愚者不察,輒以始勇终怯妄相詆誚,岂非见夏峯之营救,而讥左魏之贪生耶?”

诋诮的国语词典

侮辱责骂。

诋诮的网络释义

诋诮

  • dǐ qiào ㄉㄧˇ ㄑㄧㄠˋ
  • 诋诮(诋诮)
  • 指责嘲弄;毁谤讥讽。《新唐书·张荐传》:“ 鷟 属文下笔辄成,浮艳少理致,其论著率诋诮芜猥,然大行一时。” 宋 苏辙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公见谏官 高若讷 。 若讷 诋诮 范公 ,以为当黜。公为书责之。”《明史·袁炜传》:“ 炜 自负能文,见他人所作,稍不当意,辄肆诋诮。” 张篁溪 《案实录》:“愚者不察,辄以始勇终怯妄相诋诮,岂非见 夏峯 之营救,而讥 左 魏 之贪生耶?”
  • 汉字详情

    [di]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QAY
    五行:
    仓颉: IVHVI
    四角: 32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氐( )声。本义:诬蔑,毁谤)

    (2) 同本义

    诋,毁也。——《广雅·释诂二》

    诋毁也,辱也。——《汉书·刘向传》注

    历诋公卿大臣。——《汉书·息夫躬传》

    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墨子·修身》

    (3) 又如:诋诟(诬蔑;毁谤);诋讦(诋毁攻击);诋辱(毁谤侮辱)

    (4) 谴责

    露表告将入关,因诋宦竖柄朝,垢蠹纪纲。——《新唐书》

    (5) 骂

    弟闻得世兄也诋尽流俗,性情中另有一番见解。——《红楼梦》

    诋大酋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欺

    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市。——《汉书》

    (7) 抵赖,抵讳。用同“抵”

    上责( 史)万岁, 万岁诋谰。——《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slander, comdemn, reproach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潮州话:di2

    宋本广韵

    qiào [qiao]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IEG
    五行:
    仓颉: IVFB
    四角: 39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肖声。《说文》:作“谯”。本义:责备)

    (2) 同本义

    诮,呵也。——《龙龛手鉴》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吕氏春秋·疑似》

    (3) 又如:诮责(责备;谴责);诮诘(责问);诮噪(谴责和讥刺);诮让(责问);诮斥(斥责);诮项(指樊哙在鸿门宴上斥责项羽之事)

    (4) 嘲讽

    列壑争讥,攒峰竦诮。——孔稚圭《北山移文》

    (5) 又如:诮谤(讥诮毁谤);讥诮(冷言冷语地讥讽);诮骂(讥笑谩骂);诮讽(讥笑讽刺);诮戏(嘲笑逗乐);诮辱(讥讽侮辱)

    副词

    简直,完全 。如:诮然(简直,依然)

    英文翻译

    criticize, scold, blame, ridicule

    方言集汇

    ◎ 粤语:ciu3

    宋本广韵

    诋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