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挫

dǐ cuò [ di cuo]
繁体 詆挫
注音 ㄉ一ˇ ㄘㄨㄛˋ

词语释义

诋毁折挠。

词语解释

  1. 诋毁折挠。

    《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 颜师古 注:“詆,毁也。挫,折也。”《后汉书·贾逵传》:“ 建平 中,侍中 刘歆 欲立《左氏》,不先暴论大义,而轻移太常,恃其义长,詆挫诸儒。”

引证解释

⒈ 诋毁折挠。

《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詆挫。”
颜师古注:“詆,毁也。挫,折也。”
《后汉书·贾逵传》:“建平中,侍中刘歆欲立《左氏》,不先暴论大义,而轻移太常,恃其义长,詆挫诸儒。”

诋挫的网络释义

诋挫

  • 诋挫,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诋毁折挠。
  • 汉字详情

    [di]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QAY
    五行:
    仓颉: IVHVI
    四角: 32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氐( )声。本义:诬蔑,毁谤)

    (2) 同本义

    诋,毁也。——《广雅·释诂二》

    诋毁也,辱也。——《汉书·刘向传》注

    历诋公卿大臣。——《汉书·息夫躬传》

    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墨子·修身》

    (3) 又如:诋诟(诬蔑;毁谤);诋讦(诋毁攻击);诋辱(毁谤侮辱)

    (4) 谴责

    露表告将入关,因诋宦竖柄朝,垢蠹纪纲。——《新唐书》

    (5) 骂

    弟闻得世兄也诋尽流俗,性情中另有一番见解。——《红楼梦》

    诋大酋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欺

    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市。——《汉书》

    (7) 抵赖,抵讳。用同“抵”

    上责( 史)万岁, 万岁诋谰。——《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slander, comdemn, reproach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潮州话:di2

    宋本广韵

    cuò [cuo]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WWF
    五行:
    仓颉: QOOG
    四角: 58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坐声。本义:折断;摧折)

    (2) 同本义

    挫,摧也。——《说文》

    或挫或隳。——《老子》

    而未尝有所挫也。——《国语·吴语》。注:“毁折也。”

    (3) 又如:挫折(劈断,折断);挫顿(摧折损伤)

    (4) 失败

    挫我于内。——《战国策·秦策》

    (5) 又如:挫顿(挫败损伤);挫过(错过);挫北(败北,打败仗)

    (6) 挫伤,折伤

    顿兵挫锐。——《淮南子·脩务》

    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

    蚊虫之声,闻则挫其精。——《荀子·解蔽》

    (7) 又如:挫动(打击;挫折);挫诎(摧挫贬黜);挫强(挫伤强敌);挫锋(锋芒受挫)

    (8) 使减小规模或降低程度 。如:挫敌人的锐气,长自己的威风

    (9) 弯折,收缩

    久挫于刀笔之前。——《汉书·陈汤传》

    (10) 又如:一挫身,向远处飞去了。把身子一挫,就打算往舱里钻

    (11) 错过。同“错” 。如:挫过(失去时机);挫着对门(斜对着门);挫对(斜对)

    (12) 屈辱 。如:挫屈(屈折屈辱);挫辱(羞辱;受羞辱)

    名词

    韵律或旋律的变调、转调 。如:顿挫

    英文翻译

    push down; chop down; grind

    方言集汇

    ◎ 粤语:co3
    ◎ 客家话:[梅县腔] co5 [台湾四县腔] co5 [客英字典] co5 [陆丰腔] co5 [客语拼音字汇] co4 [宝安腔] co3 [海陆丰腔] co5
    ◎ 潮州话:c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九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則卧戈一合去聲合口一等tsuɑcuah/zu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