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苦

sù kǔ [ su ku]
繁体 訴苦
注音 ㄙㄨˋ ㄎㄨ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诉苦 sùkǔ

(1) 向人诉说自己的苦衷或自己所受的苦难

一个劲儿地诉苦叫屈
pour out one’s grievances;give utterance to grief

词语解释

  1. 向人诉说自己的困难或痛苦。

    《西游记》第五八回:“弟子无奈,只得投奔 南海 ,见 观音 诉苦。” 清 谭嗣同 《上欧阳中鹄书》之七:“ 娄尚书 回家严信,竟一文不肯捐,惟诉苦满纸而已。”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四:“现在各个车间都在诉苦,许多有问题的人敢于放下包袱了。”

引证解释

⒈ 向人诉说自己的困难或痛苦。

《西游记》第五八回:“弟子无奈,只得投奔南海,见观音诉苦。”
清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之七:“娄尚书回家严信,竟一文不肯捐,惟诉苦满纸而已。”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四:“现在各个车间都在诉苦,许多有问题的人敢于放下包袱了。”

诉苦的国语词典

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困难、苦衷。

如:「他最婆婆妈妈了,稍受点委屈就不停的诉苦。」

诉苦的网络释义

诉苦

  • 诉苦,指向人诉说自己的苦衷或自己所受的苦难。
  • 诉苦造句

    爷爷逢人便诉苦,说过不惯城里的生活。
    你好。按照我们这里习惯来说,会买点东西去看他的儿子,然后和对方聊聊。告诉他,不要急,急也没有用。好好治疗,不要怕苦,现在医学也发达了,不行就换一家更好的医院。陪她聊聊,倾听她的诉苦就可以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亲情是每个人的奠基石,有亲情的人就有出息,有成就。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失去了亲情,有金钱没有亲情的人幸福指数高吗,有金钱能到心安和幸福安稳的家吗,你心里难受能到一个真心听你诉苦的人吗,有亲情金钱不太多的人
    她想说的时候,静静的听她诉苦。她不想说的时候,什么都别问,尽量多关心她,领她去散心去玩。她喜欢什么就领她做什么。陪在她身边。晚上容易因寂寞而伤感的时候,两个人互发短信或者讲笑话。睡着了就好了。只有时间是最好的药。
    那就自己忍着吧,跟别人诉苦别人有可能会嘲笑你的。
    到了外婆家,妈妈刺刺不休地诉苦说在单位累,在家里也累等鸡毛蒜皮之事。
    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总是诉苦,要想办法解决。
    听完他怨天尤人地诉苦后,我劝他凡事要看开点。
    首先,这肯定是你的错吧,两个人之间如果真的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应该提出来,一起改变,而不是对其他人诉苦,更不应该背着她说她的坏话,你应该好好想想,你是否真的爱她,如果是真的爱她,那就跟她解释,然后认错。然后一起改变。
    妈妈工作任劳任怨,从来不诉苦。
    经常诉苦,没人同情。
    对这种女人一定要当心,闹不好就跟朋友闹掰了,他们吵架这女的就找他诉苦,她男友说不好会认为他们有一腿,而且人家小两口吵架,没法劝,向着谁都不好,人家扭脸和好了,然后一起说你不是的情况也很多。
    我就算裸着出去也不会打电话给家人诉苦。
    那个小孩哭着向妈妈诉苦。
    但在今年,随着罕见的冬雪大量融化,涌入俄勒岗州和华盛顿州的河水流域中,风能发电的游说者对政府的出尔反尔大诉苦水。
    近日,一位北京国安球迷诉苦称,几天前和媳妇去工体看球,附近有一位烟民球迷,媳妇吸了整场的二手烟。
    每个女人都有两个版本:精装本和平装本,前者是在职场、社交场合给别人看的,浓妆艳抹,光彩照人;后者是在家里给最爱的人看的,换上家常服、睡衣,诉苦。婚姻中的丈夫往往只能看到妻子的平装本和别的女人的精装本。
    老妈来家里,见家里凌乱之极,便数落老婆一顿。待我妈走后,老婆拿起手机就给岳母打电话诉苦,良久,对方只说一句:下回看好了号码再打,我是你婆婆!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明显,这是在诉苦衷,这是在抱委屈。
    林海仁向电话中的人诉苦,就差没哭出来了,若是胡思见了,定会惊掉一地下吧,大呼国宝级果然非同凡想。

    汉字详情

    [su]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RYY
    五行:
    仓颉: IVHMY
    四角: 327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告状;控告)

    (2) 同本义

    诉,告也。——《说文》

    负孝公之周愬天子。——《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必东愬于齐。——《战国策·齐策》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起诉;上诉;公诉;诉呈(诉状);诉权(起诉和诉原的权利);诉辩(申诉并辩白);诉牒(诉状);诉告(上诉;告状)

    (4) 告诉,说给人听

    正遇延平二人,诉说前事。——《三国演义》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吾与并肩携长,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诉怨(对人诉说怨愤之情);诉长道短(原原本本地向人诉说);诉事(陈诉事情);诉屈(申诉冤屈);诉言(诉说)

    (6) 求,求助 。如:诉诸武力

    (7) 有事实根据地说人坏话。通“愬

    取货于宣伯而诉公于 晋侯。——《左传·成公十六年》

    公伯寮愬 子路于 季孙——《论语·宪问》

    英文翻译

    accuse; sue; inform; nar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u3

    宋本广韵

    [ku]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JR
    四角: 44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形容词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动词

    (1) 困扰;困辱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副词

    (1) 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英文翻译

    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3 fu3 [东莞腔] ku3 [沙头角腔] ku3 fu3 [宝安腔] ku3 fu3 [海陆丰腔] ku3 fu3 [梅县腔] fu3 ku3 [陆丰腔] ku3 [客英字典] ku3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k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康杜上聲開口一等khox/quu

    诉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