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勉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教诲劝勉。
宋 欧阳修 《<苏氏文集>序》:“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詔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虽其桀驁贪诈,若 李世忠 、 陈国瑞 之流,苟有一节可用,必给以函牘,殷勤讽勉,奬其长而指其过。”
引证解释
⒈ 教诲劝勉。
引宋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詔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
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虽其桀驁贪诈,若李世忠、陈国瑞之流,苟有一节可用,必给以函牘,殷勤讽勉,奬其长而指其过。”
讽勉的网络释义
讽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风声。本义:背诵;朗读;传诵)
(2) 同本义
讽,诵也。——《说文》
兴道讽诵言语。——《周礼·大司乐》。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
少不讽。——《荀子·大略》。注:“谓就学讽诗书也。”按,诗风雅颂三类,以风为之,风借为讽。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唐· 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
三藏就合掌讽起斋经。——《西游记》
(3) 又如:讽味(诵读诗文而玩索其中的意味);讽经(念经);讽书(背书);讽术(背诵经艺)
(4) 婉言微辞或指责
讽,谏也。——《广雅》
论礼有五,谏讽为上。——《后汉书·李云传》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后汉书·张衡传》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明· 刘基《卖柑者言》
(5) 规劝
而呤咏情性,以讽某上。——《文心雕龙》
(6) 又如:讽谏(用委婉的话来劝谏);讽诫(讽谏告诫);讽一劝百(辞赋之文,旨在讽谏,故因一事而起讽,以百事劝戒为终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免声。本义:力所不及而强作)
(2) 同本义
勉,彊也。——《说文》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楚辞·离骚》
勉力不时。——《荀子·天论》
(3) 又如:勉意(勉强;勉为其难)
(4) 尽力,用尽所有力量
尔其勉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注:“谓努力。”
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史记·魏公子列传》
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贸可以得货。——《论衡》
(5) 又如:勉勉(努力的样子);勉旃(努力);勉农(努力从事农务);勉厉(努力)
(6) 勉励,鼓励
国安不殆,勉农而不偷。——《商君书·垦令》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国语·越语》
不加勉,而民自尽竭。——《管子》
(7) 又如:勉学;勉勖(勉励);勉劳(勉励慰劳);勉厉(劝勉鼓励);勉慰(勉励安慰);勉喻,勉谕(晓谕,劝说)
(8) 通“免”。除去,脱掉
乃厚其外交而勉之。——《国语·晋语八》
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大戴礼·曾子立事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en1 [海陆丰腔] mien1 mien3 [客英字典] men1 men3 mien3 [陆丰腔] mian1 [客语拼音字汇] mian1 [东莞腔] men1 [沙头角腔] mien1 [台湾四县腔] mien1 mien3 [宝安腔] men1 | me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免 | 亡辨 | 明 | 仙B開 | 上聲 | 銑 | 開口三等 | 山 | 仙B | mĭɛn | mienx/mye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