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断

lùn duàn [ lun duan]
繁体 論斷
注音 ㄌㄨㄣˋ ㄉㄨ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论断 lùnduàn

(1) 断定或肯定为一种性质、属性或特性

逻辑的效用是用一个单一的实例来论断对其一切同类型事物都是真的
predicate;conclusion;inference;judgement; thesis

词语解释

  1. 推论判断。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然至疑难处,輒掩卷自思,及有所得,多出儒先论断之外。”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史记于序事中寓论断》:“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 太史公 能之。” 阿英 《关于<中国小说史略>》:“在研究过程中,怎样探索倾向影响,阐明艺术特征,然后自抒卓见,作出合理的分析论断。”

  2. 指论证断定。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前言》:“论断《左传》成书年代,首先要引 崔述 《洙泗考信録餘録》。”

  3. 判决罪案。

    《明史·刑法志一》:“其杂犯大小之罪,悉依赎罪例论断。”

引证解释

⒈ 推论判断。

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然至疑难处,輒掩卷自思,及有所得,多出儒先论断之外。”
清顾炎武《日知录·史记于序事中寓论断》:“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
阿英《关于<中国小说史略>》:“在研究过程中,怎样探索倾向影响,阐明艺术特征,然后自抒卓见,作出合理的分析论断。”

⒉ 指论证断定。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论断《左传》成书年代,首先要引崔述《洙泗考信録餘録》。”

⒊ 判决罪案。

《明史·刑法志一》:“其杂犯大小之罪,悉依赎罪例论断。”

论断的国语词典

推论、辨析后,加以判断。

如:「在未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前,不宜主观的论断谁是谁非。」

论断的网络释义

论断

  • 论断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推论判断,出自《万古斋公传》。
  • 论断造句

    很多活著的人其实该死,许多死的人其实命不该绝。千万别轻易论断别人的生死,就连智者也不知道命运的安排。
    爱是一种责任,你要付出爱,你就要负责,此话很好,我最讨厌那种对爱不负责的人,后面的论断却是平平。
    其实,并不都是那样,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你的论断不对。
    不要轻易听信别人所说批评论断毁谤的话,自己更不可说这样的话。人和人中间许多纠纷事故都是由人的嘴造出来的。
    其实,并不都是那样,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你的论断不对。
    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我以一个不那么惊世骇俗的论断开始:编程语言的能力各有千秋。
    这很容易使人想到朱光潜先生那“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美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的著名论断。
    阿尔都塞哲学的唯科学性,体现在他关于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反历史主义”、“反还原主义”、“反经验主义”的论断中。
    比起那些苍白的思想者,行动的海明威更体现了黑格尔的论断:“人的真正存在是他的行为……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个符号,而是事情自身。行为就是这个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人。”。
    三是着重分析了修辞学造词法产生的渊源,提出了研究修辞学造词法必须结合美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一系列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的论断及要求。
    他们论断说,不能用一个单一的关系式总括所有的实验报告数据。
    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马克·吐温。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个悲剧:爱无话可说,而恨却非常能说会道;最好的必须保持无法表达,而最差地却被大声地表达出来;最好的不合情合理,而最差的却完全合乎情理——它可以争辩,它可以论断。
    钱长期以来为了村民能在转让给电力厂的土地中获得多一点的赔偿而奔走呼告,他被谋杀的论断充斥网络。
    你管谁怎么想呢,凡是生活有了转变,一定引起议论纷纷,人的天性就是喜欢论断别人,即使是结婚离婚这么普通的事,已有人啧啧称奇,届时你便可以知道,谁是你朋友,谁不是。
    所述必溯源析流,且论断精审,要言不烦,堪为晁氏知音。
    利用时空图对时钟佯谬命题中的三个论断作了全面诠释。
    世间一切,岂是非黑即白?若硬是要以胜败论断一切,岂不愚蠢?只有傻子才会以胜败判优劣。是不是?京极夏彦。
    而通过模式创新,这一论断即将被打破,这就是快客的愿景和使命。

    汉字详情

    lùn,lún [lun]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OP
    四角: 38712

    详细解释

    lún

    名词

    (1) 《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2) 另见 lùn

    lùn

    动词

    (1) (形声。从言,仑( 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论,议也。——《说文》

    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

    坐而论道。——《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

    臣请论其故。——《史记·张仪传》

    留连论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与蒙论议。——《资治通鉴·汉纪》

    每与臣论此事。——诸葛亮《出师表》

    十几人论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 又如:论道(讲论治国道术);论黄数黑(议论是非曲直);论冒(相当于八股文中的“破题”,有“开宗明义”之意)

    (4) 思;思考

    论之思之,至于再三。——《汉书·王莽传》

    (5) 衡量;评定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闻言必熟论。——《吕氏春秋·慎行论》

    (6) 又如:论功行赏

    (7) 评论;辩析

    相国论河套。——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8) 又

    已而论河套。

    (9) 又如:论思(论辩思虑);论理(论说道理);论口(争论;斗嘴)

    (10) 判罪;判决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袁溥论 瑞。—— 清· 张廷玉《明史》

    舒华论瑞迂。——《明史》

    (11) 又如:论囚(判刑);论输(论其罪而罚其役)

    (12) 考虑;顾及

    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鲁迅《彷徨·祝福》

    (13) 又如:论平(考虑公正平和)

    (14) 较量

    我与一百斤大刀,却与那先生论么?——《三国志平话》

    (15) 控告,举报

    那里有令史勾结强贼理,如今世上媳妇论丈夫的稀。——元· 李致远《还牢末》

    (16) 凭借

    想相如凭舌剑压 秦国,论胆量完璧而回,乃股肱忠烈之士。——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

    (17) 说;陈述

    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弃者无论。——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论天下事。——《资治通鉴》

    (18) 又

    又不可论。

    (19) 又如:相提并论;又当别论

    (20) 按照,依照 。如:鸡蛋论斤卖;论件;论天;论月发工资;论功行赏;论万(成千上万)

    (21) 研究

    论世之事。(论,研究、探讨。)——《韩非子·五蠹》

    (22) 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23) 通“抡”。选择

    权节其用,论比协材。——《国语·齐语》

    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管子·五辅》

    (24) 通“纶”。治理

    云雷屯,君子以经论。——《易·屯》

    屡陈时政,经论治体。——《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

    名词

    (1) 主张;学说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

    余不妄,独持迂论。——徐光启《甘薯疏序》

    (2) 又如:相对论;原子论;方程论

    (3) 议论文

    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一理者也。——《文心雕龙·论说》

    (4) 又如:《六国论》;《过秦论》

    (5) 通“伦”。伦理

    於论鼓钟!——《诗·大雅·灵台》

    (6) 姓

    (7) 另见 lún

    英文翻译

    debate; discuss; discourse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6

    宋本广韵

    duàn [duan]
    部首: 417
    笔画: 11
    五笔: ONRH
    五行:
    仓颉: VDHML
    四角: 227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 同本义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

    (4) 断开;断绝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

    (6) 拦截;拦劫

    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

    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

    (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

    (8) 判断;裁决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

    (10) 分;区分;划分

    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

    (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

    (12) 禁止 。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

    (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如:断酒

    (14) 斩杀,宰杀

    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

    (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

    (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如:断遗(处理;处分)

    副词

    (1) 绝对;一定

    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

    (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

    形容词

    (1) 残缺;片断 。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

    (2) 陡峭 。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英文翻译

    sever, cut off; interrupt

    方言集汇

    ◎ 粤语:dyun6 tyun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on5 t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丁貫去聲合口一等tuɑntuanh/tuann

    论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