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

jì zǎi [ji zai]
繁体 記載
注音 ㄐ一ˋ ㄗㄞ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记载 jìzǎi

(1) 把事情记录下来

其中有一条记载着一次对议长投了不信任票
entry;record;put down in writing

(2) 记录事情的文字

record

词语解释

  1. 记事于书册。

    《书·洛诰》“视功载” 孔 传:“汝受天命厚矣,当辅大天命,视羣臣有功者记载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周世宗好杀》:“史称 周世宗 用法太严,羣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予既书於《续笔》矣。薛居正《旧史》记载其事甚备,而 欧阳公 多芟去。” 管桦 《怕水的人》:“趁着夜深人静,我在灯下把它记载下来,便是这个短篇。”

  2. 记事的书册。

    清 朱枫 《<雍州金石记>序》:“而 欧阳永叔 、 赵明诚 之书至今盛传於世。予观近人记载及余所收,多有二书所未载者。”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故古有记载,而无著作,非若后世为儒生之专业,运其灵思也。” 吴晗 《论中立》:“这些记载是激发民族思想的最好材料。”

引证解释

⒈ 记事于书册。

《书·洛诰》“视功载” 孔传:“汝受天命厚矣,当辅大天命,视羣臣有功者记载之。”
宋洪迈《容斋三笔·周世宗好杀》:“史称周世宗用法太严,羣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予既书於《续笔》矣。薛居正《旧史》记载其事甚备,而欧阳公多芟去。”
管桦《怕水的人》:“趁着夜深人静,我在灯下把它记载下来,便是这个短篇。”

⒉ 记事的书册。

清朱枫《<雍州金石记>序》:“而欧阳永叔、赵明诚之书至今盛传於世。予观近人记载及余所收,多有二书所未载者。”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故古有记载,而无著作,非若后世为儒生之专业,运其灵思也。”
吴晗《论中立》:“这些记载是激发民族思想的最好材料。”

记载的国语词典

记录刊载。如:「这篇报导忠实的记载了整个事情的过程。」也作「纪录」、「记录」。

记载的网络释义

记载

  • 记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ì zǎi,意思是指把事情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事情的文字。该词语在《书·洛诰》和《容斋三笔·周世宗好杀》等文献均有记载。
  • 记载造句

    关于那段历史,这本书上有所记载。
    我读过当时的一些记载,很受感动。
    在我的日记里,记载着生活中每一个幸福的片段。
    记载历史,一定要基于史实,不可捕风捉影,向壁虚造。
    这本书记载了抗日战士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应该算是一句格言。历史没有记载这是哪个名人的代表性语句,所以不应该称作名言。
    他把当时的情况记载得非常翔实。
    这本书上记载了人类的一段发展史。
    这本册子记载了他曲折的一生。
    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
    人生是一场梦,曲折的片段记载了你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
    不过也许这真的是一本情书,记载着另一个男生对她深深的感情。
    关于这件事的历史记载还不多。
    原始祖先的口头创作,今天我们只能从后人的记载中窥见得一鳞半爪。
    那些有关隋朝的记载,虽出自稗官野史,但其真实性比有关"正史"似乎还要可靠。
    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关于自然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有着丰富的思考。种种观点和结论,使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抑或变得渺小,抑或变得强大;或将人类与自然界分离,或与循环往复的宇宙相融合。
    实地测量的结果和历史记载的数据完全吻合,纤毫不爽。
    据史料记载,这是一件汉代的文物。
    每个人的爱情故事都是一本圣经,记载世界的生成和未来。
    五月风,记载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每一个传说都化做一片云彩,弥漫在整个天空。

    汉字详情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zǎi,zài [zai]
    部首: 405
    笔画: 10
    五笔: FALK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IKQ
    四角: 43550

    详细解释

    zǎi

    名词

    (1)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夏曰岁,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汉兴,至 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2) 又如:载祀(年)

    动词

    (1)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

    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2) 又如:登载(在报刊上印出);刊载(在报纸刊物上登载);记载(把事情写下来);附载(附带记录);转载(报刊上刊登别的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连载(连续刊载);载列(记载)

    (3) 描绘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鶡冠子》

    (4) 另见 zài

    zài

    动词

    (1) (形声。本义:乘坐)

    (2) 同本义

    载,乘也。——《说文》

    载鬼一车。——《易·暌》

    命彼后车,谓之载之。——《诗·小雅·縣蛮》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史记》

    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

    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载以来。——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搭载;载舟(乘船);载车(乘车)

    (4) 用车船装运

    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易·大有》

    多载资粮。——《资治通鉴》

    载燥荻枯柴。

    载卷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三戒》

    (5) 又如:载客;载货;过载(超载;转装到另一运输工具上);装载(用运输工具装);载送(以车运送)

    (6) 承载;负担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7) 又如:载地(承载大地);载福(承受福祉);载舟覆舟(以民心向背喻水,帝王为舟,水可载舟覆舟,以此来警戒帝王须随时注意民心向背)

    (8) 担任,担负

    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韩非子》

    (9) 又如:载负(担负,承受)

    (10) 施行

    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管子·形势》

    (11) 陈设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大雅》

    (12) 又如:载牲(陈设牺牲,准备祭祀)

    (13) 处;登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汉·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

    (14) 祭祀

    癸卯,大哭殇祀而载。——《穆天子传》

    (15) 又如:载璧(祭祀时所用的璧玉);载社(祭祀社庙)

    (16) 开始

    春日载阳。——《诗·豳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晋· 陶潜《停云》

    (17) 装饰

    载以银锡。——《淮南子》

    (18) 词缀。嵌在动词前边

    载欣载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9) 又如:载歌载舞

    (20) 充满

    厥声载路。——《诗·大雅·生民》

    号泣载道。——《明史》

    (21) 又如:载路(满路);载途(满路);载地(充满大地);载欢(充满欢乐)

    名词

    (1) 车、船等交通工具

    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书·益稷》

    (2) 所装运的物件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

    (3) 又如:重载;装载

    (4) 事;事业

    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书·舜典》

    (1) 又,且

    巩顿首载拜。——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2) 又如:载拜(再拜)

    量词

    (1) 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

    稽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穆天子传》

    (2) 少数民族的计量单位。四十两为一载

    度用手,量用箩,以四十两为一载。论两不论斤。——明· 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

    (3) 另见 zǎi

    英文翻译

    load; carry; transport, convey

    方言集汇

    ◎ 粤语:zoi2 zoi3
    ◎ 潮州话:zai3 za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