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

jì xù [ji xu]
繁体 記敘
注音 ㄐ一ˋ ㄒ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记叙 jìxù

(1) 记述

记叙文
narrat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记叙”。亦作“记序”。用文字叙述。

《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 唐孔颖达疏:“记序前代之事也。”
宋郑刚中《画记》:“为之记敍,时读之,如见画马。”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缘起》:“至于闻见无多,记敍譾陋,续貂之病,閲者原之。”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二十:“即使根据实事,也不像叙事文那样记叙了实事便完事,还得含有其他的东西在里头。”

记叙的国语词典

记载叙述。

如:「他擅长写记叙式的文章。」

记叙的网络释义

记叙

  • 记叙,用文字叙述。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 记叙造句

    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写法是不相同的。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会使文章锦上添花。
    内容要真。记真事,写真情。好事,要如实记录;错事,也要据实记叙。不能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老师要求写以叙人为主的记叙文,个别同学却别出心裁写成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了。
    大部分得分较低的记叙,除了语言贫乏、结构混乱的文章外,往往是那些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穿靴戴帽的文章。
    记叙文,顾名思义,是用于记叙人物或事件的一种文体。
    写记叙文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方法。
    交待记叙要素有时是按简历的方式写出来的,通常是段与段之间。
    书信、日记、留言条、请假条、记叙性短文、说明文等,都要背诵,然后仿写。
    选择议论文体时,要紧扣“修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地分析;写记叙文,叙述要生动感人。
    原来这作文是专家预计到的作文,作文要求是联系社会生活,联系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写一片记叙文。
    现在一篇文章要分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又分这个是记叙文,那个是抒情文,这样好像就很科学。
    记叙文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写作文体。
    太学、贡院和妓院同处一地,制造了更多名士风流的轶事,也让秦淮河成为最广受士大夫记叙的欲望的象徵。
    我闻耗泫然泪下,为国家、为新闻事业痛失吴有恒,曾以五首诗记叙他平生的非凡事迹。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可分成议论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兼类散文四种亚型。
    写的都是一些鸡零狗碎的小事,懵懂童年在轻松幽默中度过,片断式的记叙给大家在阅读上有更多自主性的选择。
    同时,本篇传记叙写传主往往通过侧面,或将人物放入具体场景,或刻画,或烘染,使人物形象丰富饱满起来。
    而且对于中学生而言,体验认知的真切通常大于理性归纳,使用记叙体是扬长避短的好办法。
    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汉字详情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xu]
    部首: 228
    笔画: 9
    五笔: WTCY
    五行:
    吉凶:
    仓颉: ODE
    四角: 879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攴( ),余声。本义:秩序,次序)

    (2) 同本义(强调一个挨一个的序列)

    敘,次弟也。——《说文》。经传亦以序为之。

    百揆时敘。——《虞书》

    行其秩敘。——《周礼·宫伯》

    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周礼·天官》

    四时不失其叙。——《淮南子·本经训》

    (3) 又如:叙齿(序齿);叙齿而坐(按年齿大小的顺序入座)

    (4) 同“序”。书籍的序言(早期写作“叙”,后多写作“序”) 。如: 许慎《说文解字·叙》

    动词

    (1) 依次序排列

    惇叙九族。——《书·皋陶谟》

    以敘其财。——《周礼·司书》

    (2) 叙述,述说

    纪言以叙之。——《国语·晋语》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世说新语·尤悔》

    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自叙;追叙;倒叙;插叙;铺叙;补叙;叙事;叙心(抒怀)

    (4) 谈话

    大家散了,王夫人姊妹不免又叙了半夜的话儿。——《红楼梦》

    (5) 又如:叙意(表达心意);叙觏(会面叙谈);叙会(会面叙谈)

    (6) 记述,著述

    写情叙事。——《旧唐书·柳宗元传》

    幸君子书叙之外。——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评定等级、次第,按功提升

    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儒林外史》

    (8) 又如:叙用(分等级授官)

    英文翻译

    express, state, relate, nar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宝安腔] si5 [客英字典] si5 [东莞腔] si5 [梅县腔]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海陆丰腔] si5
    ◎ 潮州话:su6 (sũ)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