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堂

xùn táng [ xun tang]
繁体 訊堂
注音 ㄒㄨㄣˋ ㄊㄤˊ

词语释义

1.公堂﹐法堂。

词语解释

  1. 公堂,法堂。

    《晋书·五行志下》:“﹝ 惠帝 元康 ﹞九年,十一月戊寅。忽有牡騮马惊奔至廷尉讯堂,悲鸣而死。天戒若曰,愍怀寃死之象也。见廷尉讯堂,其天意乎!”

引证解释

⒈ 公堂,法堂。

《晋书·五行志下》:“﹝惠帝元康﹞九年,十一月戊寅。忽有牡騮马惊奔至廷尉讯堂,悲鸣而死。天戒若曰,愍怀寃死之象也。见廷尉讯堂,其天意乎!”

汉字详情

xùn [xun]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VNJ
四角: 377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讯,问也。——《说文》。按,字亦作询。汉宣帝名询。

讯之占梦。——《诗·小雅·正月》。传:“问也。”

多其讯。——《礼记·学记》。注:“或为訾,按,訾犹咨也。”

执讯而与之书。——《左传·文公十二年》。注:“通问之官。”

君尝讯臣矣。——《公羊传·僖公十年》。注:“上问下曰讯。”

以讯首或告。——《礼记·王制》

讯鞫论报。——《汉书·张汤传》。注:“考问也。”

卒从吏讯。——《汉书·邹阳传》。注:“谓鞠问也。”

乃讯申胥。——《国语·吴语》

昼夜搒讯。——清· 张廷玉《明史》

木讯者三人。——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讯定(审问判决);讯治(审问,处罚);讯责(审问罪状而加谴责)

(3) 询问;请教

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泛讯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红楼梦》

(4) 又如:讯听(打听)

(5) 责问,诘问

歌以讯之。——《诗·陈风·墓门》

讯予不顾。

诏大臣至西宁卫讯理,按例赔偿。—— 清· 俞正燮《癸已类稿》

(6) 又如:讯语(责问的言词);讯理(责问处理);讯让(又言词责告);讯语(责问)

(7) 问候

绸缪结风徽,烟温吐芳讯。——《文选·谢瞻文》

(8) 又如:讯牍(问候的书信);讯尺(问候的尺牍);讯记(问候的书信)

(9) 施以讯杖

使坊市恶少年罗告富室,诬以罪恶,捕系地牢,讯掠取服。——《资治通鉴·唐太宗大历四年》

(10) 又如:讯掠(拷打审问);讯疮(刑讯的创伤);讯考(拷问;刑讯)

名词

(1) 消息;音信

有客山中至,言传故人讯。——储光羲《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

(2) 又如:通讯;电讯;死讯;音讯;闻讯;简讯;零讯;喜讯

(3) 信

行远疾速,而不可托讯者与?——《荀子》

(4) 又如:讯函(信函);讯报(文书信函);讯缄(信函)

(5) 警报 。如:消防队闻讯赶来

英文翻译

inquire; ask; examine; reproach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3

宋本广韵

táng [tang]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IP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RG
四角: 9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 同本义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4)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6)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8) 尊称别人的母亲 。如:令堂;萱堂

(9)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10) 也指署事的官吏 。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11)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12) 佛堂 。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形容词

(1)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2)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3) 高显的样子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量词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英文翻译

hall; government of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o2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ang2 tong2 [宝安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东莞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 潮州话:dng5/deng5 ,tang5(t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angd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