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诺
繁体
訂諾
注音
ㄉ一ㄥˋ ㄋㄨㄛˋ
词语释义
言定允诺。
词语解释
言定允诺。
元 袁桷 《叔女许适史氏启》:“立谈璧双,订诺金百。綀裳未备,敢云九十其仪;铁砚可传,行奏三千之牘。”
引证解释
⒈ 言定允诺。
引元袁桷《叔女许适史氏启》:“立谈璧双,订诺金百。綀裳未备,敢云九十其仪;铁砚可传,行奏三千之牘。”
订诺的网络释义
订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丁声。本义:评议)
(2) 同本义
订,平议也。——《说文》。按,字亦作评。
订太平文王之道。——《诗·天作》笺
两论相订,是非乃见。——《论衡·案书》
(3) 又如:订铨(评议衡量);《订鬼篇》
(4) 改正,修正
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亦足有所订正。——《晋书·荀崧传》
(5) 又如:订顽(改正愚顽);修订
(6) 达成协议订立;使生效 。如:订交;订婚
(7) 预先约定 如:订购;订阅
(8) 把零散的纸张、书页加工成本 如:装订;订书
英文翻译
draw up agreement; arrang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3 ding6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2)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3)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4)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 黄遵宪《述闻》
英文翻译
promise; assent, approve
方言集汇
◎ 粤语:no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