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盟

dìng méng [ ding meng]
繁体 訂盟
注音 ㄉ一ㄥˋ ㄇㄥˊ

词语释义

结盟﹔缔盟。

词语解释

  1. 结盟;缔盟。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则得妻》:“自怜出世独钟情,偶尔姻缘巧订盟。” 清 戴名世 《崇祯甲申保定城守纪略》:“ 罗彦 兄弟、 宗元 等哭曰:‘曩者只城守,今则復君父仇矣!’各饮泣北向拜,又罗拜,重订盟。” 许地山 《集外·萤灯》:“我单人去见国王,要他与我们订盟,彼此不相侵略。”

引证解释

⒈ 结盟;缔盟。

明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自怜出世独钟情,偶尔姻缘巧订盟。”
清戴名世《崇祯甲申保定城守纪略》:“罗彦兄弟、 宗元等哭曰:‘曩者只城守,今则復君父仇矣!’各饮泣北向拜,又罗拜,重订盟。”
许地山《集外·萤灯》:“我单人去见国王,要他与我们订盟,彼此不相侵略。”

订盟的国语词典

缔结盟约。

如:「这两个国家基于军事需要,订盟以共同抵抗外侮。」

订盟的网络释义

订盟

  • 订盟,汉语词汇。
  • 拼音:dìng méng
  • 释义:1、结盟:缔盟。2、订婚仪式的一种,意为婚姻说合,送订婚礼金。俗称小聘(订)
  • 订盟造句

    古人歃血订盟,发愿明誓,必要坚守笃行,背弃者往往道义尽失。
    冷清然与高季鹰的反应差不多,他相信燕飞云的眼光,期盼有机会去拜见金大哥,四人重新订盟。
    以断桥借伞、同心订盟、水漫金山、祭塔团圆四个故事为主题的展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所定十八条,皆从枕席上订盟,至今犹遵守不变。
    到次日来人把回书带了来,约定三日后东门相见订盟。
    祈福求嗣订盟嫁娶出行沐浴忌作灶安床。
    我,左政,在此宣布左哲与古郁的婚约及林秋娜与陈锦宇的婚约作废,另外,左氏的另一个婚约已订盟典礼照常举行!
    齐韵在数千掌声中登上擂台,朝着夏夜站着的看台行去,从大长老宣布武擂订盟结成的一刻起,他就成为了夏夜的妻子,夏家的二少奶奶。
    十日后,便是约定和谈签订盟约的时间。
    这之后,宋国与秦国签订盟约,一时间中原诸国惊惧,尤其赵魏两国,再不敢合从缔交,与秦为敌。
    订盟纳采嫁娶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出行入宅移徙安床。
    宜启攒出行订盟纳采入殓安床嫁娶??安葬。
    其订盟立约,聘问往来,皆为通商而设。
    出行订盟嫁娶会亲友开市忌开仓冠笄。
    元宵灯会为平时授受不亲、无缘相会的男女青年提供了相识和见面的机会,传统戏曲中,才子佳人相会订盟,很多都发生在元宵节。
    塑绘开光出行订盟嫁娶忌入宅安床。

    汉字详情

    dìng [ding]
    部首: 226
    笔画: 4
    五笔: YS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MN
    四角: 31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丁声。本义:评议)

    (2) 同本义

    订,平议也。——《说文》。按,字亦作评。

    订太平文王之道。——《诗·天作》笺

    两论相订,是非乃见。——《论衡·案书》

    (3) 又如:订铨(评议衡量);《订鬼篇》

    (4) 改正,修正

    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亦足有所订正。——《晋书·荀崧传》

    (5) 又如:订顽(改正愚顽);修订

    (6) 达成协议订立;使生效 。如:订交;订婚

    (7) 预先约定 如:订购;订阅

    (8) 把零散的纸张、书页加工成本 如:装订;订书

    英文翻译

    draw up agreement; arrang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3 ding6

    宋本广韵

    méng [meng]
    部首: 510
    笔画: 13
    五笔: JELF
    五行:
    吉凶:
    仓颉: ABBT
    四角: 67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 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2) 同本义

    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说文》

    盟,歃血誓也。——《三苍》

    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周礼·司盟》

    掌盟诅。——《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

    约信曰誓,涖牲曰盟。——《礼记·曲礼》

    再会而盟。——《左传·昭公十三年》

    君子屡盟。——《诗·小雅·巧言》

    为坛而盟。——《史记·陈涉世家》

    秦伯说,与 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年》

    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四年》

    (3) 又如:盟主(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喻主要的事物;主宰);盟坛(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盟会(犹会盟。古代诸侯间的集会结盟)

    (4) 个人向天发誓,永不变心

    终待说山盟海誓,这恩情到此非容易。——赵长卿《贺新郎》

    (5) 又如:盟文(盟誓的文辞);盟契(盟约。又称盟要,盟信);盟心(盟誓在心);海誓山盟(对着山海盟誓。极言男女相爱,坚贞不渝)

    名词

    (1) 盟约;誓辞

    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要盟也,神不听。——《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盟友;盟好(同盟友好)

    (3)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下辖旗、县、市 。如: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呼伦贝尔盟及吉林省哲里木盟等

    英文翻译

    swear; oath, covenant, alli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ma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n2 [客英字典] men2 [陆丰腔] men3 [东莞腔] men2 [台湾四县腔] men2 [宝安腔] men2 [梅县腔] men2 [客语拼音字汇] m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ĭɐŋmieng/m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