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联

jǐng lián [ jing lian]
繁体 警聯
注音 ㄐ一ㄥˇ ㄌ一ㄢˊ

词语释义

1.颈联的别称。此联以变化能出新意为胜﹐故称。 2.诗歌中字句精炼﹑含义深刻的一联。

词语解释

  1. 颈联的别称。此联以变化能出新意为胜,故称。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丽人杂记》:“﹝《遯斋闲览》云﹞ 东坡 即席戏作八句,其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律诗·金针诗格》:“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似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

  2. 诗歌中字句精炼、含义深刻的一联。

    《说郛》卷六九引 宋 俞成 《萤雪丛说·辨<滕王阁序>落霞之说》:“ 王勃 作《滕王阁序》,中间有‘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世率以为警联。”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姚荣公小像》:“ 刘原博 尝见 姚荣公 小像,仅寸许,周遭皆书公诗句警联。”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斑般字韵诗》:“于是往復各五首,中多警联。”

引证解释

⒈ 颈联的别称。此联以变化能出新意为胜,故称。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丽人杂记》:“﹝《遯斋闲览》云﹞东坡即席戏作八句,其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律诗·金针诗格》:“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似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

⒉ 诗歌中字句精炼、含义深刻的一联。

《说郛》卷六九引宋俞成《萤雪丛说·辨<滕王阁序>落霞之说》:“王勃作《滕王阁序》,中间有‘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世率以为警联。”
明叶盛《水东日记·姚荣公小像》:“刘原博尝见姚荣公小像,仅寸许,周遭皆书公诗句警联。”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斑般字韵诗》:“于是往復各五首,中多警联。”

警联的网络释义

警联

  • 警联 拼音: 解释: 1.颈联的别称。
  • 汉字详情

    jǐng [jing]
    部首: 713
    笔画: 19
    五笔: AQK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KYMR
    四角: 48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2) 同本义

    警,戒也。——《说文》

    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周礼·宰夫》

    所以警众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今年或者大警晋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警告;警励(告诫策励);警迹人(元代被列入盗贼户籍的人);警鼓(报警之鼓);警动(使人警觉悚动);警新(警策动人,语意新颖);警众(使众人警觉);警省(警觉省悟)

    (4) 戒备;防备

    军卫不彻,警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5) 又如:警巡(警戒巡视);警跸(古代为皇帝出行清道,严加戒备,断绝行人);警惧(警戒恐惧);警边(警戒边境)

    (6) 通“惊”。惊恐;惊动

    节循虚而警立。——《文选·陆机·叹逝赋》。注:“警犹惊也。”

    (7) 又如:警动(惊动;惊恐);警唬(吓唬,恐吓)

    名词

    (1) 警察的简称 。如:门警;民警;交通警;巡警;乘警;警廷(警察厅);警棍(警察值勤时拿的棍子);岗警;法警;路警

    (2) 警报

    盗贼之警。——宋· 苏轼《教战守》

    每有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示警;告警;火警

    形容词

    (1) 敏悟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少:少年。)——《三国志·武帝纪》

    (2) 又如:警彗(机灵敏慧);警黠(警捷。机警敏捷);警省(佛教用语。彻悟)

    (3) 文章语意新妙凝炼的 。如:警句;警炼(警策精炼);警粉(警辟精粹)

    英文翻译

    guard, watch; alert, alarm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n3 [gin5] [东莞腔] gin3 [沙头角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梅县腔] gin3 [宝安腔] gin3 [台湾四县腔] gin3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 潮州话:gêng6 [揭阳]gê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影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kiengx/kyankkĭɐŋ
    lián [lian]
    部首: 605
    笔画: 12
    五笔: BUD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TK
    四角: 184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本义:连结)

    (2) 同本义

    聯,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糸,糸连不绝也。会意。——《说文》。段注:“ 周人用联字, 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

    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周礼·天官·大宰》。司农注:“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聯,聯绵不绝也。——《声类》。按,凡联续、联合、牵联、结联字,经传皆以连为之。

    联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3) 又如:联垂(一种发式。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

    (4) 联合;联系

    臣恐羌复结联他种,宜未及然为之备。——《汉书·赵充国传》

    三曰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犹合也。”

    联名请益王即位。—— 清· 吴研人《痛史》

    (5) 又如: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联带(谓互相挈带或联系);联姻,联婚(结亲);联吏(同僚);联曹(同在一署任职);联职(同事);联大(联合国组织的大会。简称联大);联合战线(协力合作。如:甲国与乙国因利害关系相同,团结一致对抗第三者,以求贯彻某种目的。也称统一战线);联教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简称,又称教科文组织);联营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经营关系的公司,其关系或为隶属,或为共同管理,或为同受控制)

    (6) 缝

    穿了一件新联的洁白湖绸道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7) 又如:一件新联的道袍

    名词

    对联 。如: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

    量词

    对;双 。如: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

    英文翻译

    connect, join; associate, 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ly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