謿谑

cháo xuè [chao xue]
繁体 謿謔
注音 ㄓㄠ ㄒㄩㄝˋ

词语释义

调笑戏谑。

词语解释

  1. 调笑戏谑。

    《梁书·胡僧祐传》:“性好读书,不解缉缀,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謿謔, 僧祐 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

引证解释

⒈ 调笑戏谑。

《梁书·胡僧祐传》:“性好读书,不解缉缀,然每在公宴,必强赋诗,文辞鄙俚,多被謿謔, 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

謿谑的网络释义

謿谑

  • 謿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āo xuè,是指调笑戏谑。
  • 汉字详情

    cháo [chao]
    部首: 713
    笔画: 19
    五笔: YFJE
    仓颉: YRJJB
    四角: 07620

    英文翻译

    ridicule, deride, scorn, jeer at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au3 zau1

    宋本广韵

    xuè [xue]
    部首: 226
    笔画: 11
    五笔: YHAG
    五行:
    仓颉: IVYPM
    四角: 317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虐声。本义:尽兴地游乐)

    (2) 同本义

    谑,戏也。——《说文》

    谑,浪笑。——《尔雅》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诗·卫风·淇奥》

    此乃今之轻薄子,好作谑词,嘲乡里之类,为一乡所疾苦者。——《朱子全书》

    陈王昔时宴 平乐,斗酒十千姿欢谑。—— 李白《将进酒》

    (3) 又如:谑亲(闹新房);姿欢谑(尽情地欢乐游玩)

    (4) 取笑作乐

    伊其相谑。——《汉书·地理志》。注:“戏言也。”

    调笑来相谑。——李白《陌上桑》

    嗜酒善谑,而好为诗。——《宋史》

    (5) 又如:谑戏(调笑戏弄);谑剧(调笑嬉戏);谑浪(戏谑放荡);谑嘲(戏谑嘲弄);谑弄(戏谑嘲弄);谑词(开玩笑的话)

    形容词

    (1) 喜乐

    无然谑谑。——《诗·大雅·板》。传:“喜乐貌。”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唐· 李白《将进酒》

    (2) 又如:谑谑(喜乐的样子)

    英文翻译

    jeer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