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恩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广施恩泽。旧时多用以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
《旧唐书·赵宗儒传》:“今覃恩既毕,庶政惟新。”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覃恩迁都官员外郎,通判 保安军 。”《镜花缘》第五七回:“他因七十万寿,所以发了一道恩詔,内中除向例蠲免、减等、广额、加级等项,另有覃恩十二条,专为妇女而设。”
引证解释
⒈ 广施恩泽。旧时多用以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
引《旧唐书·赵宗儒传》:“今覃恩既毕,庶政惟新。”
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覃恩迁都官员外郎,通判保安军。”
《镜花缘》第五七回:“他因七十万寿,所以发了一道恩詔,内中除向例蠲免、减等、广额、加级等项,另有覃恩十二条,专为妇女而设。”
覃恩的国语词典
广布恩泽。
覃恩的网络释义
覃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qín
名词
(1) 姓
(2) 另见
tán
形容词
(1) 意味深长
覃,长味也。——《说文》。段玉裁注:“此与酉部醰,音同义近。”
(2) 长,悠长
葛之覃兮。——《诗·周南·葛覃》
(3) 又如:覃恩(深厚广大的恩惠)
动词
(1) 蔓延,延伸,延伸到
覃及鬼方。——《诗·大雅·荡》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诗·王风·葛覃》
(2) 又如:覃覃(延展的样子)
(3) 广施 。如:覃恩(广布恩泽)
副词
(1) 深入地
研精覃思。——《书·孔安国序》
扬雄覃思。——《汉书·叙传上》
(2) 又如:覃思(深思,深入而周详地思考)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am2 [客英字典] tam2 [海陆丰腔] tam2 [梅县腔] tam2 [宝安腔] tam2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覃 | 徒含 | 定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dʰɒm | do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2) 同本义
恩,惠也。——《说文》
恩者,仁也。——《礼记·丧服四制》
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韩非子·用人》
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
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4) 又如:忘恩;报恩;恩润(恩惠德泽);恩义(恩情与道义);恩分(恩惠情分);恩惠教化。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恩田(佛家田。三福之一。指父母)
(5) 情谊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三国演义》
形容词
(1) 恩爱,亲爱
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韩非子·六反》
(2) 又如:恩客(妓女对特别亲爱的客人的称呼);恩意(恩爱的心意);恩狎(宠爱亲热);恩慈(宠爱慈惠)
动词
(1) 恩赐,加恩
傅太后恩 赵太后。——《汉书·外戚传》
彼不我恩(加恩,优待)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恩赍(恩赐的财物);恩台(老百姓对地方官的尊称);恩相(对长官的尊称);恩家(奴仆尊称主人);恩主(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
(3) 感恩;感谢 。如:恩抚(谓抚育之恩);恩环(衔环以报恩);恩女(父女);恩养钱(亦称“恩养礼钱”。出卖儿女时买方所付钱财的婉称,也指对曾收养自己儿女的人的报酬)
(4) 爱 。如:恩旧(世代友好相交的亲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en1 [东莞腔] en1 [梅县腔] en1 [台湾四县腔] en1 [客语拼音字汇] en1 [沙头角腔] en1 [宝安腔] en1 [海陆丰腔] en1 [陆丰腔] en1
◎ 潮州话:eng1(urng) [揭阳]êng1(eng) [潮阳]ing1(i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恩 | 烏痕 | 影 | 痕 | 平聲 | 元 | 開口一等 | 臻 | 痕 | ʔən | qon/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