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赐

bāo cì [ bao ci]
繁体 襃賜

词语释义

1.亦作"褒赐"。 2.褒扬赏赐。

词语解释

  1. 亦作“褒赐”。褒扬赏赐。

    《汉书·郊祀志下》:“此鼎殆 周 之所以襃赐大臣,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於宫庙也。”《新唐书·文艺传中·阎朝隐》:“后( 武后 )有疾,令往祷 少室山 。乃沐浴,伏身俎盘为牺,请代后疾。还奏,会后亦愈,大见褒赐。”《宋史·谢麟传》:“詔使经制 宜州獠 ,降其种落四千八百人,纳 思广洞 民千四百室,得鎧甲二万,褒赐甚渥。”

引证解释

亦作“褒赐”。褒扬赏赐。

《汉书·郊祀志下》:“此鼎殆周之所以襃赐大臣,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於宫庙也。”《新唐书·文艺传中·阎朝隐》:“后( 武后 )有疾,令往祷少室山 。乃沐浴,伏身俎盘为牺,请代后疾。还奏,会后亦愈,大见褒赐。”《宋史·谢麟传》:“詔使经制宜州獠 ,降其种落四千八百人,纳思广洞民千四百室,得鎧甲二万,褒赐甚渥。”

襃赐的网络释义

襃赐

  • 襃赐,bāo cì ㄅㄠ ㄘㄧˋ ;亦作“褒赐”。褒扬赏赐。《汉书·郊祀志下》:“此鼎殆 周 之所以襃赐大臣,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於宫庙也。”《新唐书·文艺传中·阎朝隐》:“后( 武后 )有疾,令往祷 少室山 。乃沐浴,伏身俎盘为牺,请代后疾。还奏,会后亦愈,大见褒赐。”《宋史·谢麟传》:“诏使经制 宜州獠 ,降其种落四千八百人,纳 思广洞 民千四百室,得铠甲二万,褒赐甚渥。”
  • 汉字详情

    bāo [bao]
    部首: 623
    笔画: 16
    五笔: YQGE
    仓颉: YHDV
    四角: 00732

    英文翻译

    commend, honor, cit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u1 ju5 ciu5 [海陆丰腔] bau1 bo1 [梅县腔] bau1 [台湾四县腔] bau1 bo1
    ◎ 潮州话:p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毛平聲開口一等pɑupau
    [ci]
    部首: 401
    笔画: 12
    五笔: MJ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OAPH
    四角: 768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2) 给予;上给予下

    赐,予也。——《说文》

    上予下曰赐。——《正字通》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

    (3) 又如: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

    (4) 请给 。如:赐函;赐示

    英文翻译

    give, bestow favors; ap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