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惩
繁体
襃懲
词语释义
1.亦作"褒惩"。 2.褒责;赏罚。
词语解释
亦作“褒惩”。褒责;赏罚。
《新唐书·吕元膺传》:“度支使 潘孟阳 、太府卿 王遂 交相恶,乃除 孟阳 散骑常侍, 遂 邓州 刺史,詔辞无所轻重。 元膺 上其詔,请明枉直,以显褒惩。”
引证解释
亦作“褒惩”。褒责;赏罚。
《新唐书·吕元膺传》:“度支使潘孟阳 、太府卿王遂交相恶,乃除孟阳散骑常侍, 遂邓州刺史,詔辞无所轻重。 元膺上其詔,请明枉直,以显褒惩。”
襃惩的网络释义
襃惩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commend, honor, cit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u1 ju5 ciu5 [海陆丰腔] bau1 bo1 [梅县腔] bau1 [台湾四县腔] bau1 bo1
◎ 潮州话:p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u1 ju5 ciu5 [海陆丰腔] bau1 bo1 [梅县腔] bau1 [台湾四县腔] bau1 bo1
◎ 潮州话:p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襃 | 博毛 | 幫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pɑu | pa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征声。本义:警戒;鉴戒)
(2) 同本义
惩,戒也。——《玉篇》
惩,恐也。——《广雅》
则民有所惩。——《礼记·表记》
不惩其心。——《诗·小雅·节南山》
(3) 又如:惩毖(受创于前,当戒慎于后);惩纠(告戒督察);惩示(警告)
(4) 处罚
惩恶而劝善。——《左传·成公十四年》
惩肆而去贪。——《左传·成公三十一年》
(5) 又如:惩劝(责罚与奖赏);惩恶劝善(贬斥坏人,奖励好人);惩创(惩戒;警惕)
(6) 改定
变律改经,一皆惩革。——陆倕《新刻漏铭》
(7) 克制;制止 。如:惩忿(克制忿怒)
英文翻译
punish, reprimand; warn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