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劝

bāo quàn [ bao quan]
繁体 襃勸

词语释义

1.亦作"褒劝"。 2.奖励劝勉。

词语解释

  1. 亦作“褒劝”。奖励劝勉。

    唐 陆贽 《诛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诏》:“如能去逆効顺,因事建功,理当甄升,以示褒劝。”《宣和遗事》前集:“君以元默之道拱於上,故大臣之辅,百官之职,恩泽所以昭褒劝之恩,刑罚所以示惩罚之勇。” 明 吴讷 《文章辨体·玺书》:“夫制、詔、璽书皆曰王言,然书之文,尤觉陈义委曲,命辞恳到者,盖书中能尽褒劝警飭之意也。”

引证解释

亦作“褒劝”。奖励劝勉。

唐陆贽《诛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诏》:“如能去逆効顺,因事建功,理当甄升,以示褒劝。”《宣和遗事》前集:“君以元默之道拱於上,故大臣之辅,百官之职,恩泽所以昭褒劝之恩,刑罚所以示惩罚之勇。” 明吴讷《文章辨体·玺书》:“夫制、詔、璽书皆曰王言,然书之文,尤觉陈义委曲,命辞恳到者,盖书中能尽褒劝警飭之意也。”

襃劝的网络释义

襃劝

  • 襃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āo quàn,是指奖励劝勉。
  • 汉字详情

    bāo [bao]
    部首: 623
    笔画: 16
    五笔: YQGE
    仓颉: YHDV
    四角: 00732

    英文翻译

    commend, honor, cit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u1 ju5 ciu5 [海陆丰腔] bau1 bo1 [梅县腔] bau1 [台湾四县腔] bau1 bo1
    ◎ 潮州话:p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毛平聲開口一等pɑupau
    quàn [quan]
    部首: 217
    笔画: 4
    五笔: 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KS
    四角: 74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雚( 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2) 同本义

    劝,勉也。——《说文》

    劝防之事。——《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

    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战国策·秦策》。注:“进也”。

    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左传·宣公四年》

    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左传·成公二年》

    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庄子·天地》

    各劝其业。——《史记·货殖列传》

    太公劝其女功。

    所以劝之。——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劝进(劝勉,策进);劝蚕(勉励种桑养蚕);劝戒(劝勉警戒);劝相(劝助,劝勉);劝掖(劝勉扶持);劝督(劝勉督促);劝奖(劝勉鼓励);劝劳(劝慰;慰劳);劝农(奖励农事);劝慕(因受奖勉而有所企慕、向往,多指倾心向善);劝惩(奖惩)

    (4) 劝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

    肃劝 权召 瑜还。——《资治通鉴》

    劝东游。——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劝君东游。

    (5) 又如:劝沮(劝阻);劝酬(劝酒);劝杯(劝人饮酒用的小酒杯);劝盘(放劝杯用的盘子);劝讽(婉言劝告);劝导(规劝开导);劝谏(劝说谏诤)

    (6) 勤勉;努力

    荆王大说,许救甚劝。——《战国策·宋策》

    (7) 又如:劝赞(努力引见);劝心(努力进取之心);劝功(谓努力建功立业);劝务(勤勉努力);劝耕(努力耕种);劝业(努力从事其事业)

    (8) 通“观”。细看,看

    称德度功,劝其所能。——《管子·君臣下》

    (9) 通“欢”。喜乐

    以劝其心使犯其主。——《韩非子·八姦》

    名词

    英文翻译

    recommend, advise, urge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3
    ◎ 潮州话:keng3 (khùrng 旧时:khǹ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