褫褙

chǐ bèi [ chi bei]
注音 ㄔˇ ㄅㄟˋ

词语释义

1.亦作"裭褙"。 2.犹裱褙。装裱。

词语解释

  1. 亦作“裭褙”。犹裱褙。装裱。

    宋 王巩 《王氏谈录·评书》:“公言好 永禪师 书,尝得石本《千字文》,手自裭褙,暇则玩閲,至老不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裭褙”。犹裱褙。装裱。

宋王巩《王氏谈录·评书》:“公言好永禪师书,尝得石本《千字文》,手自裭褙,暇则玩閲,至老不倦。”

褫褙的网络释义

褫褙

  • 褫褙,汉语词语,读音是chǐ bèi,指裱褙。装裱。
  • 汉字详情

    chǐ [chi]
    部首: 525
    笔画: 15
    五笔: PURM
    五行:
    仓颉: LHYN
    四角: 322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虒( )声。本义:夺去衣服)

    (2) 同本义

    终朝三褫。——《易·讼》

    念解佩而褫绅。——《雪赋》

    乃褫豪民衣自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褫衿(剥去衣冠。旧时生员等犯罪,必先由学官褫夺衣冠,革除功名之后,才能动刑拷问)

    (4) 夺去 。如:褫气(夺气,丧失气势)

    (5) 革除 。如:褫夺(剥夺);褫官(革除官职)

    (6) 扯住 。如:褫住(扯住)

    (7) 废弛 。如:褫散(解散);褫落(脱落;掉下;废弛败落;解脱)

    英文翻译

    strip, tear off, und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h3 ti5 [宝安腔] ci3 [海陆丰腔] chi3 ti5 [客英字典] chi3 ti5 [梅县腔] chii3 chi3 [客语拼音字汇] ci3
    ◎ 潮州话:c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離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ɖʰĭedrie/dye
    bèi [bei]
    部首: 525
    笔画: 14
    五笔: PUUE
    五行:
    仓颉: LLPB
    四角: 32227

    详细解释

    名词

    古代中国的短外衣 。如:褙子(背子。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始于唐,宋代男女皆穿,因使用和时间的不同,其形式变化甚多);褙褡(无袖的上衣。俗称背心)

    动词

    把布或纸一层一层地粘在一起 。如:褙裱(裱褙)

    英文翻译

    paper or cloth pasted toge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bu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oi5 [海陆丰腔] boi5 [梅县腔] poe.5 [台湾四县腔] boi5 [客语拼音字汇] bo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補妹去聲合口一等puɒipuaih/pu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