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伍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泛指军队;行伍。
明 徐渭 《闸记》:“始麛裘,继衮衣,始病褚伍,继美诲殖,下之难调,盖自古而已然矣。”褚伍,一本作“ 褚五 ”。参见“ 卒伍 ”。
引证解释
⒈ 泛指军队;行伍。褚伍,一本作“褚五”。参见“卒伍”。
引明徐渭《闸记》:“始麛裘,继衮衣,始病褚伍,继美诲殖,下之难调,盖自古而已然矣。”
褚伍的网络释义
褚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ǔ
名词
(1) 姓
(2) 另见
zhě
名词
(1) 古代称兵卒
褚,卒也。——《说文》。徐灏曰:“卒谓之褚者,因其着赭衣而名之也。”
(2) 又如:褚伍(褚五。泛指军队;行伍)
(3) 另见
zhǔ
动词
(1) 把丝棉装入衣服
褚,一曰装衣。——《说文》
置荀罃褚中。——《左传·成公三年》
以锦装衣曰褚。——《汉书·南粤王传》注
褚,装衣也。——《玉篇》
(2) 储藏。通“贮”
取我衣冠而褚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名词
(1) 丝绵衣服
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汉书·南越王赵佗传》
(2) 又如:褚衣(绵衣)
(3) 囊,袋
有商人置诸褚中,展转入东林。——《南史》
(4) 又如:褚橐(褚囊。盛书的袋子)
(5) 古代棺饰名 。如:褚堂(停尸场;灵堂);褚幕(古代棺饰名,覆盖在棺材上面的布幕)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5 zha3 [客英字典] du3 [台湾四县腔] du5 za3 [宝安腔] du3 tu3 | za3 [梅县腔] chu3 [客语拼音字汇] cu2 d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貯 | 丁吕 | 知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triox/tivv | ţĭo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人,从五。五人为伍。本义:五人构成一个集体)
(2) 同本义
伍,行伍。——《广韵》
五人为伍。——《管子·小筐》
会其什伍而教之道义。——《周礼·天官·宫正》
先偏后伍。——《左传·桓公五年》
林不狃之伍。——《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士兵五名编为一伍
全伍为上。——《墨子·公输》
破伍次之。
(4) 又如:伍伯(即伍长。古军队中五人为伍,一伍之长称伍长);伍什(指部队);伍老(伍长);伍壮(指乡武装丁壮);伍部(伍长);伍乘(同乘共伍的士卒)
(5) 古代民户编制单位。五家编为一伍 。如:伍籍(平民的户籍);伍侯(编民为伍,相为侯望)
(6) ∶比四大一的数,五的大写 。用于支票、会计防止出错或涂改
参伍以变。——《易·系辞上》
(7) 军队。由为战争而武装和训练起来的人员所组成的一个大团体,主要指陆军。如:入伍
(8) 同伴 。如:羞与为伍
(9) 成对的组合
八八为伍。——《汉书》
(10) 姓。如:伍相(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伍相国市上复吹箫(比喻英雄落魄,乞食街头)
动词
交互错杂 。如:伍参(交错参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东莞腔] ng3 [宝安腔]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 潮州话:ngou2 (ngóu) ngou6(ngǒ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五 | 疑古 | 疑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ŋu | ngox/ng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