褓襁

bǎo qiǎng [ bao qiang]
注音 ㄅㄠˇ ㄑ一ㄤˇ

词语释义

亦作'褓襁'。 即襁褓。

词语解释

  1. 亦作“褓繈”。即襁褓。

    《吕氏春秋·明理》:“民多疾癘,道多褓繦,盲秃傴尩,万怪皆生。” 高诱 注:“褓,小儿被也。繦,褸格绳也。言民襁负其子走道,跛而散去。” 陈奇猷 校释:“褓繦即指婴儿。道多褓繦即道多弃婴也。”《淮南子·要略》:“ 武王 立三年而崩, 成王 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 唐 颜真卿 《谢赠祖官表》:“臣亡父故 薛王 友先臣 惟贞 、亡伯故 濠州 刺史先臣 元孙 等并褓襁苴麻,孩提未识,养於舅氏 殷仲容 以至成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褓繈”。即襁褓。

《吕氏春秋·明理》:“民多疾癘,道多褓繦,盲秃傴尩,万怪皆生。”
高诱注:“褓,小儿被也。繦,褸格绳也。言民襁负其子走道,跛而散去。”
陈奇猷校释:“褓繦即指婴儿。道多褓繦即道多弃婴也。”
《淮南子·要略》:“武王立三年而崩, 成王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
唐颜真卿《谢赠祖官表》:“臣亡父故薛王友先臣惟贞 、亡伯故濠州刺史先臣元孙等并褓襁苴麻,孩提未识,养於舅氏殷仲容以至成立。”

褓襁的网络释义

褓襁

  • bǎo qiǎng ㄅㄠˇ ㄑㄧㄤˇ
  • 褓襁(褓繦)
  • 亦作“褓繈”。
  • 汉字详情

    bǎo [bao]
    部首: 525
    笔画: 14
    五笔: PUWS
    五行:
    仓颉: LORD
    四角: 36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保声。本义:婴儿的被子)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緥,小儿衣也。——《说文》

    裼,褓也。——《诗·小雅·斯干》传

    但视褓中儿。——刘绩《征夫》

    (2) 又如:褓乳(婴儿在襁褓中喂奶);褓中儿(指婴儿);褓衣(婴儿衣);褓被(小儿被)

    英文翻译

    swaddling cloth; infancy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u3 bo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海陆丰腔] bau3 bo3 [客英字典] bau3 [宝安腔] bau3 [梅县腔] bau3
    ◎ 潮州话:b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抱上聲開口一等pɑupaux/pav
    qiǎng [qiang]
    部首: 525
    笔画: 17
    五笔: PUXJ
    五行:
    仓颉: LNII
    四角: 362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强声。本义:婴儿的被子或布幅)

    (2) 同本义

    襁,负儿衣也。——《说文》

    曾孙虽在襁褓。——《汉书·宣帝纪》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

    (3) 又如:襁抱(同襁褓,背婴儿用的布幅或系带);襁负(以布幅包裹幼儿于背上);襁褓物(指婴儿)

    (4) 泛指绳索 。如:襁属(像绳索相连般的接连不断)

    (5) 古代一种捕捉老虎的器械

    又有设襁胶布制虎法。——方以智《物理小识》

    英文翻译

    swaddling clothes

    方言集汇

    ◎ 粤语:koeng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ong3 [海陆丰腔] giong3 [梅县腔] giong3 [台湾四县腔] gi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kĭaŋkiangx/ki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