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裼

luǒ tì [ luo ti]
注音 ㄌㄨㄛˇ ㄊ一ˋ

词语释义

赤身露体。

词语解释

  1. 赤身露体。

    明 李东阳 《题邵翁棋墅卷》诗:“寄言同浴人,慎勿讥裸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捉鬼射狐》:“公起叱曰:‘何物鬼魅敢尔!’裸裼下榻,欲就捉之。”

引证解释

⒈ 赤身露体。

明李东阳《题邵翁棋墅卷》诗:“寄言同浴人,慎勿讥裸裼。”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捉鬼射狐》:“公起叱曰:‘何物鬼魅敢尔!’裸裼下榻,欲就捉之。”

裸裼的网络释义

裸裼

  • 【拼音】luǒ tì
  • 【注音】ㄌㄨㄛˇ ㄊㄧˋ
  • 【条目】裸裼
  • 【引证解释】赤身露体。 明 李东阳 《题邵翁棋墅卷》诗:“寄言同浴人,慎勿讥裸裼。”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捉鬼射狐》:“公起叱曰:‘何物鬼魅敢尔!’裸裼下榻,欲就捉之。”
  • 汉字详情

    luǒ [luo]
    部首: 525
    笔画: 13
    五笔: PUJS
    五行:
    仓颉: LWD
    四角: 362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赤身露体)

    (2) 同本义

    臝,袒也。——《广雅》

    赵简子梦童子裸而转以歌。——《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其动物宜臝物。——《周礼·大司徒》

    平怒,乃解衣裸而佐刺船。——《史记·陈丞相世家》

    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史记·南越列传》。索隐:“裸,露形也。”

    或白昼使臝伏。——《汉书·高五王传》。师古曰:“臝者,露形体也。”

    辄立臝立击鼓。——《汉书·江都易王非传》

    臝诊其尸。——《汉书·董贤传》

    (3) 又如:裸衣(脱衣露体);裸行(赤身露体行走);裸戏(裸身作戏);裸形(裸体);裸国(古国名。属不穿衣服的热带民族);裸尸(使尸骨暴露于野外);裸袒(赤身裸体)

    (4) 捋,撩 。如:裸袖揎拳;裸袖揎衣

    名词

    露出的身体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形容词

    (1) 动植物外面没有毛、羽、鳞、甲或其它东西包裹的

    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吕氏春秋·观表》

    (2) 又如:裸芽(植物学名词。无鳞叶保护的芽称为裸芽);裸虫(指没有羽、毛、鳞、甲的动物。包括有人类、蚯蚓等)

    (3) 兽类短毛的 。如:裸物(短毛的动物);裸见(没有遮蔽;显露于外)

    英文翻译

    bare, nude; undress, strip

    方言集汇

    ◎ 粤语:l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o6 lo3 la3 [梅县腔] ko3 [台湾四县腔] ko5 lo3 la3 [客英字典] ko5 lo3 [沙头角腔] ko5 [宝安腔] ko5 lo3 [东莞腔] lo3 [客语拼音字汇] lo3
    ◎ 潮州话:l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郎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luax/luaaluɑ
    xī,tì [xi,ti]
    部首: 525
    笔画: 13
    五笔: PUJR
    五行:
    仓颉: LAPH
    四角: 36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婴儿的包被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诗·小雅·斯干》。毛传:“裼,褓也。”

    (2) 另见

    动词

    (1) 脱去衣服露出上身

    裼,袒也。从衣,易声。——《说文》

    裼,脱衣见体也。——《玉篇》

    襢裼暴虎。——《诗·郑风·大叔于田》

    襢裼,肉袒。——《尔雅》

    徒裼以趋敌。——《史记·张仪传》

    闻战,顿足徒裼。——《战国策·初见秦》

    曹君袒裼而观之。——《韩非子·十过》

    (2) 又如:袒裼(袒、裼都指脱去衣服,露出上身,但袒还指脱去衣袖露出上臂,问吉凶露左臂,受刑露右臂);裼袭(古行礼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尽覆其裘,谓之裼裘。非盛礼时,以此为敬)

    (3) 脱去外衣露出内衣

    裼降立。——《仪礼·聘礼》

    名词

    (1) 古代加在裘上面的无袖衣

    裘之裼也,见美也。——《礼记·玉藻》

    (2) 另见

    英文翻译

    to take off one's top; div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ik3 ti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t7 [海陆丰腔] sit7 tit7 [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tit7 [陆丰腔] sit7
    ◎ 潮州话:to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先擊錫開入聲開口四等seks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