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裘和帽。指御寒服装。
《宋史·王全斌传》:“京城大雪, 太祖 设毡帷於 讲武殿 ,衣紫貂裘帽以视事,忽谓左右曰:‘我被服若此,体尚觉寒,念西征将衝犯霜雪,何以堪处。’即解裘帽,遣中黄门驰赐 全斌 。”
引证解释
⒈ 裘和帽。指御寒服装。
引《宋史·王全斌传》:“京城大雪, 太祖设毡帷於讲武殿,衣紫貂裘帽以视事,忽谓左右曰:‘我被服若此,体尚觉寒,念西征将衝犯霜雪,何以堪处。’即解裘帽,遣中黄门驰赐全斌。”
裘帽的网络释义
裘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2) 同本义
裘,皮衣也。——《说文》
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白虎通·衣裳》
掌为大裘——《周礼·司裘》。注:“大裘,黑羔裘。”
世以为裘者。——《淮南子·泛论》。注:“裘孤之属也。”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礼记·学记》
冬日麑裘。——《韩非子·五蠹》
狐裘不暖。——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裘葛之遗。——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甚都(车马衣裘十分华美);裘膻(裘皮和膻气。代指清兵);狐裘;裘氏(周礼官名。制皮衣的工匠);裘冕(上古帝王祭天时所穿戴的衣冠)
(4) 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种
动词
(1) 假借为“求”。求取
熊罴是裘。——《诗·小雅·大东》
(2) 穿上皮衣 。如:裘马(坐马车,穿裘衣。比喻权贵的豪华生活);裘马轻肥(衣轻裘,乘肥马。比喻富豪人家的少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2 [梅县腔] kiu2 [海陆丰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陆丰腔] kiu3 [宝安腔] kiu2 [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 (2) 同本义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帽凭(盈满的样子);帽正(帽子前缘正中的装饰,一般为珠或玉);帽襻儿(帽子上布制的扣纽带);礼帽(跟礼服相配的帽子);帽套(加于帽外的衣饰);帽钉(即铆钉。因其头形如帽,故名) (4) 形状或作用像帽子或各种保护头部的物件 投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聊斋志异·口技》:注。此指笔套。 (5) 又如:笔帽(套在笔头上保护笔的套儿);安全帽;螺钉帽 动词 戴帽 见人头未帽。——陆龟蒙《南泾渔夫》 英文翻译hat, cap; cap-like tops
方言集汇◎ 粤语:mo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5 mau5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海陆丰腔] mo6 mau5 [客英字典] mau5 [陆丰腔] mo6 [梅县腔] mau5 [沙头角腔] mau5 [宝安腔] mau3 [东莞腔] mau3 ◎ 潮州话:bho7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