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
词语释义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古代河西·回鹘后裔与蒙古、汉等民族长期相处,发展而成。约13000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聚居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等地区。
词语解释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古代 河西 回鹘 后裔与 蒙古 、 汉 等民族长期相处,发展而成。约13000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聚居 甘肃省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和 酒泉市 黄泥堡 等地区。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古代河西回鹘后裔与蒙古、汉等民族长期相处,发展而成。约13000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聚居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等地区。
裕固族的国语词典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一万五百余人,聚居于甘肃西部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与酒泉县黄泥堡。一部分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另一部分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皆通汉语文。信奉喇嘛教,保有祭祖习俗。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主要经济来源为畜牧业与狩猎,黄泥堡地区的裕固族并从事农业。
裕固族的网络释义
裕固族
裕固族的翻译
裕固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衣,谷(
)声。衣物丰饶。本义:富饶。财物多。也指使富饶)(2) 同本义
裕,衣物饶也。——《说文》
有孚裕无咎。——《易·晋》
天地裕于万物。——《法言·孝至》
包众容物谓之裕。——《贾子道术》
裕其众庶。——《国语·吴语》
此今兄弟,绰绰有裕。——《诗·小雅·角弓》
(3) 又如:裕后光前(造福后辈,光耀祖先);裕民(使民众富裕);裕饶(富饶);裕民足国(裕国足民。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4) 宽裕
布施优裕也。——《国语·周语》
(5) 又如:裕利(大利,暴利);裕裕(宽余自如的样子);裕宽(松弛。不紧张);裕如(自如的样子);裕蛊(宽纵坏人)
(6) 宽大;宽容 。如:裕和(宽裕和顺)
动词
(1) 教导
乃由裕民。——《书·康诰》
(2) 又如:裕民(教导民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5 [宝安腔] ji3 [海陆丰腔] ri5 [陆丰腔] ji5 [东莞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客英字典] ji5 [梅县腔] j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裕 | 羊戍 | 以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jĭu | jyoh/juh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2) 同本义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脩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汉· 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3)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4)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5) 又如:固塞(坚固的要塞)
(6) 久
固,久也。——《小尔雅·广诂》
臣固闻之。——《国语·晋语六》
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战国策·魏策二》
(7) 疾病经久难治的。后作“痼”
季冬行春令,则“国多固疾。”——《礼记·月令》
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 商言有固疾。——《汉书·王商传》
(8) 安定,稳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9) 又如:固色(安定的情绪和神色)
(10) 固执,专一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11) 又如:固护(精神专一,意志坚定)
(12) 鄙陋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13) 又如:固陋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14) 坚定
上无固植,下有疑心。——《管子·洁法》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5) 又如: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固色(坚定的志节);固宠(宠幸眷爱,坚定不移)
动词
(1) 安定 。如:固圉(使边境安静无事)
(2) 巩固;使坚固;加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固堤;固垒(加固营垒);固壁清野(固壁,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转移人口、物质,使敌无所获取);固位(巩固保持权位)
(4) 安守;坚守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晋· 陶渊明《饮酒》诗十六
(5) 又如:固穷(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6) 禁锢;闭塞 。如:固扃(牢牢关闭);固塞(闭塞,不开朗)
副词
(1) 执意;坚决地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
(3) 必,一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4) 又如: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
(5) 原来;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6) 当然;仍然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宋· 苏轼《教战守》
余固笑而不信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确实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8) 已经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固众(固然很多)
(10) 通“胡”(
)。何,何故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天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u5 [梅县腔] gu5 [东莞腔] gu5 [客英字典] gu5 [台湾四县腔] gu5 [客语拼音字汇] gu4 [宝安腔] gu5 [沙头角腔] gu5 [海陆丰腔] g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顧 | 古暮 | 見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oh/kuh | k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箭头)
(2)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3)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4)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5)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 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 洪亮吉《治平篇》
(6)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族姓(同姓的亲族;家族姓氏;世族大姓)
(7) 民族 。如:汉族;回族;维吾尔族
(8) 古代百家为一族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周礼》。郑玄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9) 又如:族长
(10)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 韩愈《师说》
莫不族布。——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1) 动植物分类学中相当于亚群或子群,或在此之下,但经常次于亚科的单位;亦指不按分类学的自然群 。如:猫族;玫瑰族
(12)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动词
(1) 灭族。把 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族秦者, 秦也,非天下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族诛(族灭。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3) 丛聚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
(4) 又如:族生(丛生);族居(群居;聚居);族云(凝聚的云气)
形容词
(1)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
(2) 又如:族庖(众庖。指一般的厨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cuk8 [陆丰腔] cuk8 [梅县腔] cuk8 [宝安腔] cuk8 [客英字典] c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海陆丰腔] cuk8 [沙头角腔] cu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族 | 昨木 | 從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dzʰuk | zuk/dz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