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帛
词语释义
撕裂缯帛。
指撕裂缯帛发出的清厉声。
裁帛作书。
指古代的书籍。
词语解释
撕裂缯帛。
《左传·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与之。”
指撕裂缯帛发出的清厉声。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絃一声如裂帛。”《水浒传》第七一回:“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 艾明之 《她和她的歌》十五:“‘爸爸!’ 白小玲 发出一声声和她年龄不相称的裂帛似地叫喊。”
裁帛作书。
《文选·江淹<恨赋>》:“裂帛繫书,誓还 汉 恩。” 李善 注:“《汉书》曰:‘ 常惠 教 汉 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鴈,足有係帛书, 苏武 等在某泽中。’” 唐 徐彦伯 《拟古》诗之一:“裂帛附双燕,为予向 辽东 。”
指古代的书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欲其详悉於体国,必閲石室,启金匱,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於稽古也。”
引证解释
⒈ 撕裂缯帛。
引《左传·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与之。”
⒉ 指撕裂缯帛发出的清厉声。
引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絃一声如裂帛。”
《水浒传》第七一回:“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
艾明之《她和她的歌》十五:“‘爸爸!’ 白小玲发出一声声和她年龄不相称的裂帛似地叫喊。”
⒊ 裁帛作书。
引《文选·江淹<恨赋>》:“裂帛繫书,誓还汉恩。”
李善注:“《汉书》曰:‘ 常惠教汉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鴈,足有係帛书, 苏武等在某泽中。’”
唐徐彦伯《拟古》诗之一:“裂帛附双燕,为予向辽东。”
⒋ 指古代的书籍。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欲其详悉於体国,必閲石室,启金匱,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於稽古也。”
裂帛的国语词典
撕裂丝绸。
裂帛的网络释义
裂帛 (原创设计品牌女装)
裂帛 (汉语词语)
裂帛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2) 同本义
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汉· 刘向《列女传》
大帛之冠。——《左传·闵公二年》
执玉帛者万国。 ——《淮南子·原道》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3) 又如:布帛(棉织品和丝织品的总称);玉帛;财帛;帛召(写在帛上的诏书);帛画(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
(4) 指帛书
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文心雕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et8 [海陆丰腔] pet8 [梅县腔] pet8 pet7 tet7 det7 het7 [陆丰腔] pet7 [客语拼音字汇] ped6 [东莞腔] pak8 [沙头角腔] piet7 [台湾四县腔] pet8 [宝安腔] pet8
◎ 潮州话:bê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白 | 傍陌 | 並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bʰɐk | brak/be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