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衣

cái yī [ cai yi]
注音 ㄘㄞˊ 一

词语释义

1.裁剪衣料缝制衣服。 2.即裁缝。

词语解释

  1. 裁剪衣料缝制衣服。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嬾营饌,欲暖而惰裁衣也。”《水浒传》第二四回:“老身也前日央人看来,説道明日是个黄道好日。老身只道裁衣不用黄道日了,不记他。”

  2. 即裁缝。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鬼交产蛇》:“ 海盐 俞氏 ,有一僕善成衣,因名 杨裁衣 。”参见“ 裁缝 ”。

引证解释

⒈ 裁剪衣料缝制衣服。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嬾营饌,欲暖而惰裁衣也。”
《水浒传》第二四回:“老身也前日央人看来,説道明日是个黄道好日。老身只道裁衣不用黄道日了,不记他。”

⒉ 即裁缝。参见“裁缝”。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鬼交产蛇》:“海盐俞氏,有一僕善成衣,因名杨裁衣。”

裁衣的国语词典

缝制衣服。

裁衣的网络释义

裁衣

  • 临近婚期前一个月,男方还要备酒、蓝布和金银钗环交给媒人送到女方家,谓之"裁衣"
  • 裁衣造句

    标准不要太高,要量体裁衣。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量体裁衣。
    盖什么房子,用什么材料,这也同量体裁衣一样。
    他的能力有限,你应该量体裁衣,不能把这件事交给他去做。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体”就是中心思想,根据中心思想剪裁材料,就可缝制出好文章。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具体情况办理。
    朱国华会裁衣服,有时和女同事聊衣服怎么裁。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怎么赚钱怎么花,这朴素的道理年轻人怎么就不懂呢?
    辛巧娘是王家川的小妾,她人如其名,心灵手巧,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描龙绣凤更是她拿手好戏,她的针线活儿,在城里是出了名的好,更难得人又长的十分出挑。
    何氏欢告诉本刊记者,她的父亲是村长,家里条件还不错,她高中毕业后去学了近一年的医护,回来给村里人打针开药,还帮村里人裁衣服挣钱。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件事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那辗转反侧的岛国艺术就是我的第一桶金……
    国外很多很好的企业并不上资本市场圈钱,“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企业发展规模。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怎么赚钱怎么花,这朴素的道理年轻人怎么就不懂呢?”评论网页。
    你灯下裁衣,覆一生记忆。去时花满枝垂地,归来雨满襟。借我一程,珠箔飘灯,隔雨相望,寥落白门。
    其中看菜吃饭经常被放到量体裁衣之前两者一起使用,以至于有些人说这两个成语其实是同时产生的一个组合成语。
    云裁衣裳一两回,昼在夜里光在杯。千好万好入梦来,醒时空余白发催。裟椤双树。
    没事的时候,她就直接用一些最常见的芦扉花布,为自己和家人裁衣服。
    如在李渔论及相体裁衣、因人而异时提出“相体裁衣之法,变化多端,不应胶柱而论。
    济南国信旅行社为您和孩子量体裁衣,浓情推出多款夏令营、亲子游线路,让懵懂少年行旅游之路开阔眼界、行探索之路扩大世界。
    下岗人家过日子重在“计划经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宗旨是购物要经济实惠。

    汉字详情

    cái [cai]
    部首: 623
    笔画: 12
    五笔: FAYE
    五行:
    仓颉: JIYHV
    四角: 437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 zāi)声。本义:裁制,剪裁)

    (2) 同本义

    裁,制衣也。——《说文》

    夷衾质杀之,裁犹冒之。——《礼记·丧大记》。注:“犹制也。”

    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唐· 韦应物《杂体》

    (3) 又如:套裁;剪裁;对裁;裁衣(裁剪衣料制作衣服)

    (4) 裁定;判断

    大王裁其罪。——《战国策·秦策》。注:“制也。”

    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管子·地形》。注:“断也。”

    公羊辨而裁。——《谷梁传·序》。注:“谓善能裁断。”

    今请姑娘裁夺着,再添些也使得。——《红楼梦》

    (5) 又如:裁示(裁决并指示);裁答(裁决答复)

    (6) 删除;削减

    而裁其贾以招民。——《汉书·食货志》。注:“谓减省之也。”

    又裁节邮传冗费。——《明史·海瑞传》

    (7) 又如:裁革(减免);裁人(裁员。裁减人员)

    (8) 割裂;割断 。如:裁剖(切开);裁截(切割成段;切截整齐)

    (9) 安排取舍(多指文学艺术)。如:裁长补短(取长补短);裁红点翠(比喻选择华丽的辞藻)

    (10) 杀戮

    跪而自裁。——《汉书·贾谊传》

    名词

    (1) 体制

    取殊裁于八都。——张衡《西京赋》

    (2) 又如:裁制(规模制式)

    (3) 成衣工 。如:裁衣(裁缝)

    副词

    (1) 通“才”。刚刚

    裁日阅数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手裁举。——《聊斋志异·促织》

    抵透光处,炬裁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通“纔”。仅仅

    裁买城西数亩地,槀葬而已。——《汉书·马援传》

    裁封数百户。

    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

    英文翻译

    cut out; decr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co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i2 [宝安腔] cai2 [海陆丰腔] cai2 [梅县腔] cai2 coi2 [沙头角腔] cai2 [客英字典] cai2 [陆丰腔] cai3 [客语拼音字汇] cai2 [东莞腔] cai2
    ◎ 潮州话:c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哉平聲開口一等dzʰɒizai/dzoi
    yī,yì [yi,yi]
    部首: 623
    笔画: 6
    五笔: YE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3)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4)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5)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6) 器物的外罩 。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7) 指胞衣 。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8) 涂层 。如:糖衣;防护衣

    (9)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如:花生衣

    (10) 另见

    动词

    (1) 穿衣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3) 遮盖;包扎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5) 依靠。后作“依”

    (6) 另见

    英文翻译

    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j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1 [宝安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丰腔] r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客英字典] ji1 [梅县腔] j1 j5
    ◎ 潮州话:i1 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希微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əiqioi/i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