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句

bèi dòng jù [bei dong ju]

词语释义

是“被”字句并举例说明,被动句的注意事项,使用被动句的适宜情况。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语法上指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是被动者的句子。如汉语的‘饭吃完了’、‘敌人被消灭了’、‘他被老师叫走了’等都是被动句。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对无标记被动句的分析。
2、我们把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分为“典型场合”“一般场合”和“特殊场合”。
3、此外,还从语用色彩和语用环境两个方面揭示了该文献被动句的语用特点。
4、“被”字是构成汉语被动句的关键要素,也是汉语被动句的特色。
5、我的意思是你刚才说了一个被动句。
6、长期以来我们仅仅关注对被动句语法形式的教学,却忽视了它独特的语用功能。
7、英语被动句有有标记的和无标记的两种。
8、关于汉语被动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被动句的语法形式的习得,关于被动句语用功能的习得还不多见。
9、在运用被动句的语篇衔接功能时,留学生普遍运用第一种主位推进模式。
10、英汉语被动句皆分为结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两类。
11、另外,句法方面,外贸英语多用长句及被动句。
12、英语介词被动句经历了从“直接被动”到介词被动、复杂介词被动和短语介词被动等主要发展阶段。
13、第二章观念被动句。
14、同时应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信要写的自然,避免使用陈旧的语言。
15、本文所考察的,是汉语中有标记的狭义被动句。
16、受事主语句可以改写成有标志的被动句。
17、日语被动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核心就是动作主体表现的不同。
18、汉语被动句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型,对越南学生来说是突出的难点。在现代越语中也有被动范畴。
19、但由于两种语言所属体系及类型不同,其被动句在构成方式、结构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0、然而单个句子有时很难判断被动句的“利害”关系和主客观性。
21、被动句这一种语言现象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22、通过研究日语教材中关于日语被动句的翻译、解说以及列举的例句,发现其问题所在,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23、这对正确把握被动句有重要的意义。
24、文章认为,施事在被动句中有跟句外的背景进行对比,以强调施动者是此而非彼的作用,因而是被动句中的话题焦点。
25、本文以“谈话”单位来考察日语的被动句。
26、因不了解汉俄被动句的差异,俄罗斯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被动句时常盲目地将俄文中的被动句与汉语中的被动句对应起来,造成汉语被动句的滥用。
27、越南语被动句不像汉语使用介词“被”来表示被动意义的被动句。
28、本文拟从语用的角度,在语篇层面上对科技英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作一探讨。
29、汉英被动句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为了将研究作得深入细致,我们仅选择以下八类。
30、古代汉语被动句形式复杂,学者论及,有“标志被动句”之说。

被动句造句

对无标记被动句的分析。
我们把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分为“典型场合”“一般场合”和“特殊场合”。
此外,还从语用色彩和语用环境两个方面揭示了该文献被动句的语用特点。
“被”字是构成汉语被动句的关键要素,也是汉语被动句的特色。
我的意思是你刚才说了一个被动句。
长期以来我们仅仅关注对被动句语法形式的教学,却忽视了它独特的语用功能。
英语被动句有有标记的和无标记的两种。
关于汉语被动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被动句的语法形式的习得,关于被动句语用功能的习得还不多见。
在运用被动句的语篇衔接功能时,留学生普遍运用第一种主位推进模式。
英汉语被动句皆分为结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两类。
另外,句法方面,外贸英语多用长句及被动句。
英语介词被动句经历了从“直接被动”到介词被动、复杂介词被动和短语介词被动等主要发展阶段。
第二章观念被动句。
同时应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信要写的自然,避免使用陈旧的语言。
本文所考察的,是汉语中有标记的狭义被动句。
受事主语句可以改写成有标志的被动句。
日语被动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核心就是动作主体表现的不同。
汉语被动句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型,对越南学生来说是突出的难点。在现代越语中也有被动范畴。
但由于两种语言所属体系及类型不同,其被动句在构成方式、结构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然而单个句子有时很难判断被动句的“利害”关系和主客观性。

汉字详情

bèi,pī [bei,pi]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H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DHE
四角: 34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皮声。本义: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2) 同本义

被,寝衣,长一身有半。——《说文》

翡翠珠被。——《楚辞·招魂》

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史记·货殖列传·序》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棉被;夹被;毛巾被;被窝(覆以棉被,容人安睡的地方);被卧(睡眠用的被子)

(4) 表面

动词

(1) 被覆;遮盖

被袗衣。——《孟子·尽心下》

被练三千。——《左传·襄公三年》。疏:“被是被覆衣着之名。”

皋兰被径兮。——《楚辞·招魂》

乃祖吾离被苫盖。——《左传·襄公十四年》

凝霜被野草。——三国魏· 阮籍《咏怀》

如被冰雪。——《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被体(涂满全体);被覆(覆盖,掩蔽;亦专指覆盖在地面的草木等自然物)

(3) 蒙受,遭受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

禹、 汤被之矣。—— 汉· 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被水(遭水灾);被命(奉命;受命)

(5) 及;到达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书·禹贡》

(6) 又如:被及(延及,广及)

(7) 加;施加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四海之外)。——《书·尧典》

介词

(1) 表示被动:叫;让

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幸借天降大雨,房屋未被火烧。——《广州军务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芦花被微风吹起;歌本儿被人借走了

(3) 另见

英文翻译

passive indicator 'by'; bed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pei1 pe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1 pi3 [陆丰腔] pi1 [沙头角腔] bi1 bi5 pi1 [客语拼音字汇] pi1 pi4 [台湾四县腔] pi1 pi3 [客英字典] pi1 pi3 [宝安腔] pi1 [梅县腔] pi1 pi5 [东莞腔] p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皮彼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bʰĭebiex/byee
dòng [dong]
部首: 217
笔画: 6
五笔: F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KS
四角: 1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

部首: 202
笔画: 5
五笔: QKD

英文翻译

sen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