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露心扉

tǎn lù xīn fēi [tan lu xin fei]

词语释义

把心里怎麽想的说出来。

汉字详情

tǎn [tan]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JG
五行:
仓颉: LAM
四角: 362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旦声。本义:绽开)

(2) 同本义

袒,衣缝解也。——《说文》

(3)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仪礼·遂觏礼》

劳毋袒。——《礼记·曲礼》

袒右。——《史记·陈涉世家》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又如:袒臂(袒露胳膊。表示奋发、激昂或愿意归降);袒肉(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礼时的一种表示);袒肩(袒膊。袒露右肩);袒开(袒露解开)

(5) 古代行礼时脱去上衣的左袖,露出裼衣

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汉书·高帝纪》

(6) 又如:袒左(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袒免亲(指五服以外的远亲);袒哭(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袒裘(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袒裼(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

动词

(1) 表白 。如:袒开(毫无掩饰地敞开);袒荡(垣率,不做作)

(2) 偏袒 。如:袒庇(袒护包庇);袒护 “襢”

英文翻译

strip; lay bare; bared; naked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2
◎ 客家话:[宝安腔] tan3 [台湾四县腔] tan3 [客语拼音字汇] tan3 [海陆丰腔] tan3 [客英字典] tan3 [梅县腔] t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旱上聲開口一等danx/daandʰɑn
lòu,lù [lou,lu]
部首: 802
笔画: 21
五笔: FKH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BRMR
四角: 10164

详细解释

lòu

动词

(1) 显出;冒出 。如:露刃(刀剑出鞘);露光;露相;露白(露于外。白:银子)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 同本义

露,润泽也。——《说文》。段注:“泽与露叠韵。五经通义曰: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阴之液也。按,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 朱曰:“士气津液从地而兴,若薄以寒气,即结而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多戴礼记·曾子天圆》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3) 又

白露未已。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露草(沾露的草;植物名);露师(军队蒙受风霜雨露,住宿在外);露水姻缘(短暂的、不正当的男妇关系)

(5) 水气

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6) 糖浆,糖汁。如:果子露;玫瑰露;荷叶露

(7) 滋润;恩泽 。如:露雨(比喻恩泽);露脸(比喻脸如露珠般晶莹润泽)

(8) 通“路”。道路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邶风·式微》

朝群臣于露门。——《周书·武帝纪上》

动词

(1) 显露;显现在外

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文选·扬雄·长杨赋》

都邑露。——《荀子·富国》。注:“谓无城郭墙垣。”

乃露布上书。——《后汉书·李云传》。注:“露布,谓不封也。”

止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赤身露体;藏头露尾;抛头露面;露白(财宝被人看见);露天生意(〈方〉∶摆摊卖货);露堂(室外;露天);露止(栖宿在屋外或野外);露立(露天站立);露布(指不封口的公文或布告)

(3) 滋润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诗·小雅·白华》

(4) 庇护

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国语》

(5) 败坏

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

(6) 另见 lòu

英文翻译

dew; bare, open, exposed

方言集汇

◎ 粤语:lau6 lo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5 [沙头角腔] lu5 [陆丰腔] lu5 [海陆丰腔] lu5 [梅县腔] lu5 [东莞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oh/luhlu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
fēi [fei]
部首: 413
笔画: 12
五笔: YNDD
五行:
吉凶:
仓颉: HSLMY
四角: 302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户,非声。从“户”表示与门户有关。本义:门扇)

(2) 同本义

扉,户扇也。——《说文》

阖谓之扉。——《尔雅》

阖东扉。——《仪礼·士丧礼》

子尾抽桷击扉。——《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且蜀兵应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依扉而望。——《三国演义》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 韩愈《山石》

(3) 又如:柴扇;荆扉

(4) 引申为屋舍

寄卧郊扉久。——马戴《灞上秋居》

(5) 像门扇的东西

窗扉多是缘琉璃,亦皆达照。——《西京杂记》

英文翻译

door panel

方言集汇

◎ 粤语:fe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梅县腔] fi1 fui1 [海陆丰腔] fui1 [客英字典] fui1 [宝安腔] f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微微合平聲合口三等pĭwəipyoi/pv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