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谪

tǎn zhé [ tan zhe]
繁体 袒謫
注音 ㄊㄢˇ ㄓㄜˊ

词语释义

露出皮肉挨打。

词语解释

  1. 露出皮肉挨打。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謫,或以书丑得鞭。”

引证解释

⒈ 露出皮肉挨打。

汉王充《论衡·自纪》:“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謫,或以书丑得鞭。”

袒谪的网络释义

袒谪

  • 袒谪,读音为tǎn zhé ㄊㄢˇ ㄓㄜ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露出皮肉挨打。
  • 汉字详情

    tǎn [tan]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JG
    五行:
    仓颉: LAM
    四角: 362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旦声。本义:绽开)

    (2) 同本义

    袒,衣缝解也。——《说文》

    (3)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仪礼·遂觏礼》

    劳毋袒。——《礼记·曲礼》

    袒右。——《史记·陈涉世家》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又如:袒臂(袒露胳膊。表示奋发、激昂或愿意归降);袒肉(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礼时的一种表示);袒肩(袒膊。袒露右肩);袒开(袒露解开)

    (5) 古代行礼时脱去上衣的左袖,露出裼衣

    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汉书·高帝纪》

    (6) 又如:袒左(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袒免亲(指五服以外的远亲);袒哭(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袒裘(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袒裼(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

    动词

    (1) 表白 。如:袒开(毫无掩饰地敞开);袒荡(垣率,不做作)

    (2) 偏袒 。如:袒庇(袒护包庇);袒护 “襢”

    英文翻译

    strip; lay bare; bared; naked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2
    ◎ 客家话:[宝安腔] tan3 [台湾四县腔] tan3 [客语拼音字汇] tan3 [海陆丰腔] tan3 [客英字典] tan3 [梅县腔] t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旱上聲開口一等danx/daandʰɑn
    zhé [zhe]
    部首: 226
    笔画: 13
    五笔: YUMD
    五行:
    仓颉: IVYCB
    四角: 30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啻( chì)声。本义:有意指摘,责备)

    (2) 同本义

    谪,罚也。——《说文》

    罚罪者曰谪。——《通俗文》

    国子谪我。——《左传·成公十七年》

    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左传·昭公七年》

    善言无瑕谪。——《老子》

    穷年不相谪发。——《列子·力命》

    公会齐侯于 泺,遂及 文姜如 齐。 齐侯通焉。公谪之。——《左传·桓公十八年》

    室人交遍谪我。——《诗·邶风·北门》

    (3) 又如:谪疑(指摘怀疑);谪我(谴责我);谪骂(责骂);谪谴(谴责);众口交谪

    (4) 降职并外放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汉书·贾谊传》

    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只因劝酒蟠桃会,误犯天条谪翠微。——《封神演义》

    (5) 又如:谪降(降级下放到边远地方);谪发(发配边疆);谪官(谪宦。谪吏。被贬降的官吏)

    名词

    (1) 被罚戍边的罪人

    徙谪实之初县。——《史记·秦始皇本纪》

    (2) 缺点;过失

    善言无瑕谪。——《老子》

    英文翻译

    charge, blame; disgrace; demo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k6
    ◎ 潮州话:diah4

    宋本广韵

    袒谪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