袄裙
繁体
襖裙
词语释义
可御寒的棉裙。如:“中国大陆北方气候寒冷,袄裙是妇女的必备衣物。”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袄裙是指上衣在裙子之外的女装,音 ǎo qún这里说的“袄裙”是汉族传统女装的一种通称,不是固定术语。朝鲜也依照明朝的袄裙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并演变成现代超新服常见的赤古里裙样式。
袄裙的国语词典
可御寒的棉裙。
如:「中国大陆北方气候寒冷,袄裙是妇女的必备衣物。」
袄裙的网络释义
袄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夭声。本义:有衬里的上衣)
(2) 皮衣之类的御寒衣服
身上穿着银红撇花半旧大袄。——《红楼梦》
(3) 又如:皮袄;袄子(棉袄的俗称)
(4) 泛指上衣。如:棉袄;夹袄
英文翻译
outer garments; coat, jacket
方言集汇
◎ 粤语:ou2
◎ 潮州话:o2
◎ 潮州话:o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君声。《说文》从“巾”。本义: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2) 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裙,下裳也。——《说文》
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释名》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缃绮为下裙。——《乐府诗集·陌上桑》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连衣裙;连衫裙;围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钗荆(形容妇女服饰俭朴);裙袄(衣裤);裙门(裙子的前幅);裙刀(压衣服用的佩刀);裙幄(用裙子张挂连结而成的帷幕);裙衫(女子所着的衣衫和裙子。因以喻妇女)
(4) 指帽缘周围下垂的薄纱细网 。如:裙帽(六朝时的一种帽子。因帽缘周围有下垂的薄纱细网,故名);裙边(帽裙的边缘)
(5) 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如:裙介(指龟鳖背壳周围的软边。因其形似裙边,故称);裙边(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英文翻译
skirt, apron, petticoat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un2 [客英字典]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宝安腔] kiun2 [海陆丰腔] kiun2 [东莞腔] kiun2 [陆丰腔] kiun3 [梅县腔] kiun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un2 [客英字典]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 [宝安腔] kiun2 [海陆丰腔] kiun2 [东莞腔] kiun2 [陆丰腔] kiun3 [梅县腔] kiun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羣 | 渠云 | 羣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gʰĭuən | gyon/gi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