衾裯枷锁

qīn dāo jiā suǒ [ qin dao jia suo]
繁体 衾裯枷鎖
注音 ㄑ一ㄣ ㄉㄠ ㄐ一ㄚ ㄙㄨㄛˇ

词语释义

1.比喻女色的牵累。

词语解释

  1. 比喻女色的牵累。

    清 许鸿磐 《三钗梦·勘梦》:“你看那大英雄,也摆不开多牵缠的衾裯枷锁。”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女色的牵累。

清许鸿磐《三钗梦·勘梦》:“你看那大英雄,也摆不开多牵缠的衾裯枷锁。”

汉字详情

qīn [qin]
部首: 623
笔画: 10
五笔: WYNE
五行:
仓颉: OINV
四角: 8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从衣,今声。本义:被子) 同本义

衾,大被。——《说文》。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

抱衾与椆。——《诗·召南·小星》

缁衾赬里,无紞。——《仪礼·士丧礼》

衣衾多少厚薄多少之数。——《荀子·礼论》

布衾多年冷似铁。——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以衾拥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西厢记》

(2) 又如:衾褥(殓尸用的被褥);衾衽(指被与席。一说为枕席之间);衾枕(被与枕);衾绸(被;一说为大被和床帐);衾影无愧(暗中不做亏心事。后人引喻人在私生活中无败坏德行的事);衾衣(被子和衣服)

英文翻译

coverlet, quilt

方言集汇

◎ 粤语:ka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m1 [客英字典] kim1 [海陆丰腔] kim1 [梅县腔] kim1 [客语拼音字汇] kim1 [宝安腔] k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khim/qymkʰĭĕm
chóu,dāo [chou,dao]
部首: 525
笔画: 13
五笔: PUMK
仓颉: LBGR
四角: 37220

详细解释

chóu

(1) 单被。泛指衾被 。如:裯衽(被褥)

(2) 床帐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诗·召南·小星》

dāo

名词

(1) 短衣

裯,衣袂袛裯也。——《说文》

汗襦自关而西或谓之袛裯。——《方言》四

被荷裯晏晏兮。——《楚辞·九辩》

惟有布衾敝袛裯。——《后汉书·羊续传》

英文翻译

coverlet; bedspread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 客家话:[梅县腔] chu2 chiu2 [海陆丰腔] chiu2 [客英字典] chiu2 [台湾四县腔] ciu2
◎ 潮州话:d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直誅平聲合口三等dryo/diu
jiā [jia]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LKG
五行:
吉凶:
仓颉: DKSR
四角: 46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加声。本义:连枷。脱粒用的农具)

(2) 同本义(农具名)

枷,加也。加杖于柄头,以过穗而出其谷也。——《释名·释器用》

(3) 刑具名 。旧时一种方形木质项圈,在东方国家使用,以套住脖子,有时还套住双手,作为惩罚

枷,枷锁。——《广韵》

凡死罪枷而拳,流罪枷而梏。——《隋书·刑法志》

(4) 又如:枷杻(刑具。木枷和手铐);枷梢(刑具。枷板);枷棒(枷和木杖);枷楔(上枷和楔手指的刑罚)

(5) 通“架”。支持或置物的用具,衣架

男女不杂坐,不同椸(,衣架)枷。——《礼记·曲礼上》

动词

(1) 枷住,上枷

枷天狗,緤坟羊。——马融《广成颂》

(2) 又如:枷号(把木枷枷上,标明罪状,号令示众);枷示(上枷示众);枷杖(上枷并杖责);枷革(处于枷刑并予革职)

英文翻译

cangue scaffold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 客家话:[梅县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ka2 [客英字典] ga1 [陆丰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ka2 [宝安腔] ga1
◎ 潮州话:g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求迦戈三開平聲開口三等gʰĭɑgia
suǒ [suo]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I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FBO
四角: 89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

(2)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锁管(锁簧插入的锁身);锁孔(锁眼);锁梃儿(锁的销子);上锁

(4) 一种用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

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5) 又如:锁靠(束缚手腕的刑具);锁韁(枷锁和韁绳)

(6) 链子

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全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又如:锁子(锁链);锁甲(锁子铠,锁子错甲,即锁子甲)

(8) 姓

动词

(1) 加锁,用锁锁住

长安布衣淮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唐· 杜甫《秋雨叹》

(2) 又如:锁闭(加锁关闭);锁禁(关锁禁闭);锁锢(关销禁闭);锁院(科举考试时,为防作弊,封锁试场之门,称为“锁院”。宋代有机密则锁闭院门上奏。因又称机密之奏为锁院)

(3) 紧缩而形成皱纹 。如:锁黛(美女锁眉头);双眉紧锁

(4) 缝制 。如:锁边;锁眼

(5) 束缚

僧辩既入,背泉而坐,曰:“ 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因出令示 泉,锁之床下。——《梁书·鲍泉传》

(6) 又如:锁缚(用铁链或绳索捆缚);锁索(用铁链系束);锁士(囚禁的士人)

(7) 封闭;封锁 。如:锁印(年终封印停止办公);锁国

英文翻译

lock, padlock; shackles, chains

方言集汇

◎ 粤语:so2
◎ 潮州话:so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