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

bǔ tiē [ bu tie]
繁体 補貼
注音 ㄅㄨˇ ㄊ一ㄝ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补贴 bǔ tiē

1.  贴补(多指财政上的)

subsidy; allowance;

2.  泛指政府付与服务设施的全部款项,包括对实际服务设施的补偿及纯津贴。

词语解释

  1. 亦作“ 补帖 ”。犹贴补。谓因不足而有所增益。

    唐 白居易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见寄十四韵》:“老将荣补帖,愁用道销磨。” 宋 陆游 《冬暮》诗:“乘除富贵惟身健,补贴光阴有夜长。”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十五:“补贴残骸惟老病,折枝摩腹梦廻初。” 茅盾 《小巫》三:“还是到西北乡去的好,那里的乡下老还有点油水,多少我们也补贴补贴。”

  2. 指贴补的费用。

    《新民晚报》1988.4.20:“在主要副食品零售价格上涨的同时,按定量计算给职工以适当补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补帖”。

⒉ 犹贴补。谓因不足而有所增益。

唐白居易《和东川杨慕巢尚书见寄十四韵》:“老将荣补帖,愁用道销磨。”
宋陆游《冬暮》诗:“乘除富贵惟身健,补贴光阴有夜长。”
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十五:“补贴残骸惟老病,折枝摩腹梦廻初。”
茅盾《小巫》三:“还是到西北乡去的好,那里的乡下老还有点油水,多少我们也补贴补贴。”

⒊ 指贴补的费用。

《新民晚报》1988.4.20:“在主要副食品零售价格上涨的同时,按定量计算给职工以适当补贴。”

补贴的国语词典

对于不足的部分加以补足。唐.白居易〈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诗:「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也作「贴补」。

如:「这家公司制度完善,于员工的食、宿、交通各项费用皆有补贴。」

补贴的网络释义

补贴

  • 补贴(allowances) 是由制造商或批发商传递给零售商并给予其销售职员用于主动性销售某种商品的费用。补贴一般用于新项目、较慢周转的项目或较高毛利差额的产品。它们经常被用来推动家具、服装、消费电器和化妆品的销售。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秋国庆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近三年中通报了989起案例。 其中,数量排名第一位的是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228起。
  • 补贴造句

    这次工资改革,取消了粮煤副食等各种补贴。
    兼职一般分两类,一类是部分家境不好的,出于无奈必须做些兼职来补贴家用的。这类学生一般都回很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的关系。这一类我们撇开不谈我们主要来分析第二类。他们是为了兼职而兼职,荒废了学业的那一部分“学子们”。
    由于经济形势好转,政府增加了对贫困户的生活补贴。
    补贴缓解了生活困难。
    爸爸每月都给爷爷奶奶寄线,补贴他们的生活。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越来越多的人表达了想从事另外的工作或加班以赚取更多的钱来补贴家用的强烈愿望。
    确实能证明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还有资格申请联邦帕金斯贷款或联邦“补贴性”斯戴福德贷款,这种贷款的利息在学生就读期间由政府偿付。
    应当通过优惠购物券或灵活的补贴,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向小农分配种子、肥料、家畜饲料以及其他投入物。
    "混合动力等绿色汽车价格不菲没有政府补贴,市场不会有起色,"一位要求匿名的本田官员称。
    支持生猪原良种场建设,加大生猪冻精补贴力度。
    目前,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度缺位或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补贴、绿色环境标志、绿色认证、绿色卫生检疫等方面。
    某些情况下,人们可以获得住房补贴,但不能转让。
    随着中油集团的三项补贴费用及一些优惠相继取消,辽化经营出现被动局面。
    憩苑著重生活品质,学习空间与建立关系,经济上以乐捐和补贴方式进行运作。
    他们认为,只有从经济效益来看,这些涡轮机才是可行的,因为上届政府提供消费者补贴以激励再生能源项目。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电油等价格调整改革方向应由补贴生产者,转为补贴消费者。
    综合近期媒体报道,各地的物价补贴标准不尽相同,从每人每月十几元到上百元都有,而且并非物价越高的城市补贴越多。
    所谓管理费,就是合作社干部的补贴和办公费。
    不过改革只是对电力市场的补贴和结构进行隔靴搔痒,并没有涉及整个系统的核心。
    综上来看,解放金融部门、摒弃劳民伤财的能源补贴会是个不错的开端。

    汉字详情

    [bu]
    部首: 525
    笔画: 7
    五笔: PUH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Y
    四角: 3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英文翻译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宋本广韵

    tiē [tie]
    部首: 401
    笔画: 9
    五笔: MH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OYR
    四角: 718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占声。本义:典当)

    (2) 同本义

    民日贴妇卖儿。——《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贴钱(典钱;质钱);贴典(典质;典押);贴子(典押儿子)

    (4) 贴补。补偿,补益 。

    (5) 如:贴夫(供生活费的姘夫);津贴;贴赠(要民补贴漕运亏损);贴润(津贴;贴补);贴赔(贴补赔偿);贴截银(赠贴漕截的银两);贴费(贴补耗费);贴纳(贴补交纳)

    (6) 粘附;附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李贺《马诗》

    无不平帖石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贴落(室内四壁张或悬挂的字画等陈设);贴边;贴花;剪贴资料;贴标语;贴在墙上;贴挂(张贴悬挂);贴例(贴出的条例)

    (8) 切近,挨近

    穿花贴水益沾巾。——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9) 又如:贴恋(怜惜,体贴);贴怪(为男女搞不正当关系进行撮合);体贴;贴身(泛指亲近的人);贴心;贴衬(垫衬);贴脸(脸和脸相贴);贴靠(挨近;靠拢);贴邻(近邻;隔壁邻居)

    (10) 不准入场。科举考试中,考生犯规被用蓝笔书其姓名、事故,贴出场门之外,不准入试。当时习惯简称“贴”

    出了场来,自道头一个就是他贴出,不许进二场了。——《初刻拍案惊奇》

    名词

    (1) 补偿费 。

    (2) 如:米贴;房贴

    (3) 靶心

    射六箭皆上垛,内二箭中贴者。——《金史》

    形容词

    (1) 通“帖”。适合,妥当 。

    (2) 如:贴妥(妥当、适当);贴谱(合乎准则或实际);贴调(合拍。不走调);贴意(贴心,合意);贴理(合乎情理)

    量词

    (1) 膏药的一张 。

    (2) 如:一贴膏药

    英文翻译

    paste to, stick on; attached to

    方言集汇

    ◎ 粤语:tip3

    宋本广韵

    补贴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