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蓺

bǔ yì [ bu yi]
繁体 補蓺
注音 ㄅㄨˇ 一ˋ

词语释义

1.谓补六艺之阙。

词语解释

  1. 谓补六艺之阙。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蓺,成一家之言。” 裴駰 集解:“ 李奇 曰:‘六蓺也。’” 司马贞 索隐:“案:《汉书》作‘补闕’,此云‘蓺’,谓补六义之闕也。”

引证解释

⒈ 谓补六艺之阙。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蓺,成一家之言。”
裴駰集解:“李奇曰:‘六蓺也。’”
司马贞索隐:“案:《汉书》作‘补闕’,此云‘蓺’,谓补六义之闕也。”

补蓺的网络释义

补蓺

  • bǔ yao
  • 补 药
  • 中医学认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直接原因尽管主要是疾病,但疾病的发生却是:“正不胜邪”的结果。这里的“正”,即指正气,泛指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当正气虚弱之时,即是邪气侵犯人体而产生疾病之时。因此,经常保持人体正气之充盛,是健康长寿的根本。这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那么,又如何保持正气的充盛呢?重要的方法是要不断地补充人体经常消耗的正气,即用能够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药物进行补养。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模式由治疗型向预防型的转变,“保健”已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加之举凡吃、穿、用等物人们要求以取自天然者好,因而越来越多的补养中药用于保健食品、保健饮料、美容化妆、天然香料、天然色素、天然甜味剂与苦味剂、药膳、药浴、药枕乃至天然杀虫剂等。这种趋向,随着高科技的研究,还将有一个大规模的和飞跃的发展。由此看来,如何运用补药进行保健将越来越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 根据上面所述,不难看出,所谓补药,是指能够补充人体气血阴阳、增强正气以及治疗虚证的药物。常用的补药又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类,下面分别阐述:
  • 汉字详情

    [bu]
    部首: 525
    笔画: 7
    五笔: PUH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Y
    四角: 3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英文翻译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宋本广韵

    [yi]
    部首: 301
    笔画: 14
    五笔: AFWY
    仓颉: TGGI
    四角: 44117

    英文翻译

    art; talent, ability; craft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5 [海陆丰腔] ngi6 [梅县腔] ngi5 [台湾四县腔] ngi5
    ◎ 潮州话:gho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魚祭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ngjed/ngieyŋĭ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