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虞

héng yú [ heng yu]
注音 ㄏㄥˊ ㄩˊ

词语释义

守护山林的官。

词语解释

  1. 守护山林的官。

    《汉书·食货志上》:“若山林藪泽原陵淳卤之地,名以肥磽多少为差。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国语·周语下》“林麓散亡” 三国 吴 韦昭 注:“谓无山林衡虞之政也。”《宋书·明帝纪》:“古者衡虞置制,蝝蚳不收,川泽产育,登器进御。” 宋 王浍 《感遇》诗:“两虎鬭中野,利乃归衡虞。”参见“ 衡鹿 ”。

引证解释

⒈ 守护山林的官。参见“衡鹿”。

《汉书·食货志上》:“若山林藪泽原陵淳卤之地,名以肥磽多少为差。有赋有税。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
《国语·周语下》“林麓散亡” 三国吴韦昭注:“谓无山林衡虞之政也。”
《宋书·明帝纪》:“古者衡虞置制,蝝蚳不收,川泽产育,登器进御。”
宋王浍《感遇》诗:“两虎鬭中野,利乃归衡虞。”

衡虞的网络释义

衡虞

  • 衡虞,汉语词语,拼音是héng yú,释义是守护山林的官。
  • 汉字详情

    héng [heng]
    部首: 617
    笔画: 16
    五笔: TQ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NKN
    四角: 21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2)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秋而载尝,夏而福衡。——《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

    衡,牛触,横大木其角。——《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

    (3) 车辕前端的横木

    加之以衡扼。——《庄子·马蹄》。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

    则见其倚于衡也。——《论语·卫灵公》。皇疏:“衡,车衡,轭也。”

    枉玉衡于炎火兮。——《楚辞·刘向·九叹·远逝》

    (4) 又如:衡辀(车辕与辕前横木);衡轸(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衡盖(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亦借指车)

    (5) 架在屋梁上或门窗上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 。如: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房屋);衡门(以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借指房屋建筑古朴典雅);衡梁(架屋的横梁。比喻重任);衡荜(横木编荜以为门户)

    (6) 秤杆,秤

    衡不同于轻重。——《韩非子·扬权》

    (7) 又如:衡石(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库(称与仓库);衡玑(即天平);衡鉴(衡器和镜子);衡权(称物之具)

    (8) 衡阳的简称 。如:京广线衡广段

    (9) 衡山的简称 。此山系五岳之一,在今湖南省中东部

    (10) 水名。衡水的省称

    求思望襄澨,叹息对 衡渚。—— 刘义恭《艳歌行》

    动词

    (1) 称量

    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孟子·惠王上》

    犹衡之于轻重也。——《礼记·经解》。注:“衡,称也。”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2) 衡量;评定

    衡之于左右。——《淮南子·主述训》

    (3) 又如:衡文(品评文章,指主持科举考试);衡定(评定);衡校(品评考核);衡鉴(品评,鉴别)

    (4) 横亘,横贯 。如:衡流(横穿水流);衡游(谓横渡)

    (5) 违逆 。如:衡命(违逆命令);衡道(违背道义)

    (6) 铨选 。如:衡才(铨选人才);衡尺(喻铨选人才的官职);衡铨(铨衡,铨选);衡综(谓考核铨选官吏)

    形容词

    (1) 横行;蛮横。通“横” 。如:衡行(横行。不循正道而行);衡击(横行劫击。谓抢劫。衡,通“横”)

    (2) 横。与“纵”相对

    衡,横也。——《广雅》

    衡门之下。——《诗·陈风·衡门》。传:“衡门,横木为门。”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倚一衡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如:衡陈(横向排列);横纵(纵横);衡缩(纵横)

    (4) 平正 。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虚(平正而清虚);衡仪(公平的法则)

    (5) 同“横”,梗塞、不顺

    衡于虑。——《孟子·告子下》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孟子·梁惠王下》

    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仕》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汉· 贾谊《论积贮疏》

    衡流而方羊。——《左传·哀公十七年》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上》

    以能合从,又善连衡。——《荀子·赋》

    非有分于纵横之党。——《韩非子·五蠹》

    英文翻译

    measure, weigh, judge, consid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ng4 waa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en2 wang2 [梅县腔] fen2 [海陆丰腔] fen2 wang2 [客英字典] vang2 fen2 [东莞腔] hen2 [宝安腔] fen2 [客语拼音字汇] h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ɣɐŋghrang/heang
    [yu]
    部首: 608
    笔画: 13
    五笔: HA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PRMK
    四角: 21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虍( ),吴声。虍,虎头。本义: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

    (2) 同本义

    虞,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说文》

    虞者,囿之司兽者也。——《贾子礼》

    即鹿无虞。——《易·屯》

    于嗟乎驺虞。——《诗·召南》

    (3) 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

    询于八虞。——《国语·晋语》

    (4) 借指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虞而出之。——《史记·货殖列传》

    (5) 又

    虞不出则财匮。

    到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事,他提了头就知道尾。——《儒林外史》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又如:虞旗(又叫“虞旌”。虞人在汇集所获物时所用的旗帜);虞罗(原指掌山泽之虞人所张设的网罗);虞人(古官名。掌管山泽苑囿的官);虞师(古官名。掌管山泽之官);虞官(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吏)

    (7) 古代一种祭祀名。既葬而祭叫虞,有安神之意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左传》

    (8) 又如:虞歌(即虞殡);虞殡(送葬歌曲);虞祭(祭名。葬后所行安神的祭名);虞主(虞祭时所立的神主)

    (9) 朝代名。帝舜有天下之号

    始于虞夏。—— 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

    唐虞之世。

    虞夏以来。——《史记·货殖列传》

    (11) 又如:虞廷百兽率舞(传说尧任用舜时,凤凰飞来,百兽在宫廷前起舞。比喻太平盛世);虞书(《尚书》的一个组成部分。相传记载着唐尧、虞舜、夏禹等的事迹);虞唐(指上古人民康乐、政治清明的理想时代)

    (12) 古国名

    (13) 舜之先封于虞,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14) 夏禹封舜子商均于虞,为今河南省虞城县

    (15) 乐趣或快乐 。如:虞乐(即娱乐);耳目之虞

    (16) 山名

    (17) 姓

    动词

    (1) 猜度;料想

    用戒不虞。——《诗·大雅·抑》

    不虞齐赵无兵援,将死城崩国已亡。——《秦倂六国平话》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僖公四年》

    (2) 又如:虞度(谋虑)

    (3) 忧虑;忧患

    等狄爷兵来,随军而进,方保无虞。——《八洞天》

    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无虞。——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

    (4) 准备,防范

    以虞待不虞者。——《孙子·谋攻》

    (5) 又如:虞卒(古代帝王狩猎时,担任围合禽兽的士兵);虞旅(守猎之军卒)

    (6) 企望;期待

    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左传》

    (7) 又如:虞心(希冀之心;侥幸之心)

    (8) 贻误;欺诈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9) 惊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易·系辞上》

    (10) 通“娱”

    虞,安也。——《广雅》

    虞吉。——《易·中孚》

    虞于湛乐。——《国语·周语》

    故许由虞乎颍阳。——《吕氏春秋·慎人》

    三虞。——《逸周书·丰谋》。注:“虞,乐也。”

    合好效欢虞泰一。——《汉书·礼乐志》

    虞说耳目。——《汉书·王褒传》

    (11) 又如:虞心(怡悦心情);虞说(娱悦);虞乐(娱乐);虞欢(娱欢)

    英文翻译

    concerned about, anxious, worrie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2 ngiu2 ng2 [梅县腔] ngi2 ng2 [台湾四县腔] ngi2 ngiu2 ng2 [东莞腔] ngi2 [客英字典] ngi2 [陆丰腔] gni3 ngu3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宝安腔] ngi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虞俱平聲合口三等ngyo/ngiuŋ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