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荫

xuè yīn [ xue yin]
繁体 血蔭
注音 ㄒㄩㄝˋ 一ㄣ

词语释义

1.亦作"血荫"。 2.指血液瘀结而隐约显现的印痕。

词语解释

  1. 亦作“ 血廕 ”。指血液瘀结而隐约显现的印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验》:“若伤处痕色不明,必剔开腐肉验骨,上自有血晕、血荫等伤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上》:“小儿尸,在母腹中被惊死者,胞衣紫黑色,血廕软弱;生下死者,尸淡红,胞衣白。”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血廕”。指血液瘀结而隐约显现的印痕。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检验》:“若伤处痕色不明,必剔开腐肉验骨,上自有血晕、血荫等伤痕。”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上》:“小儿尸,在母腹中被惊死者,胞衣紫黑色,血廕软弱;生下死者,尸淡红,胞衣白。”

血荫的网络释义

血荫

  • 血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uè yīn,是指血液瘀结而隐约显现的印痕。
  • 汉字详情

    xiě,xuè [xie,xue]
    部首: 618
    笔画: 6
    五笔: TLD
    五行:
    仓颉: HBT
    四角: 27102

    详细解释

    xiě

    名词

    (1) ∶“血”( xuè)的口语读音(多单用) 。如: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2) 另见 xuè

    xuè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2) 同本义。后泛指血液

    血,祭所荐牲血也。——《说文》

    取其血膋。——《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大宗伯》

    血祭盛气也。——《礼记·郊特性》

    叩其鼻以血社也。——《公羊传·僖公十九年》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汉· 扬雄《法言》

    (3) 又如: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

    (4) 指妇女的月经

    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张介宾《景岳全书》

    (5) 又如: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

    (6) 悲痛的泪水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唐· 顾况《伤子》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屯》

    (7) 又如:血泪

    (8) 血脉

    气血俱动。——唐· 李朝威《柳毅传》

    动词

    (1) 用鲜血涂沾

    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2) 又如: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

    (3) 杀伤,杀害

    挥直刃以血其邪者。——唐· 沈光《李白酒楼记》

    (4) 又如: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

    (5) 染,涂

    形容词

    (1) 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

    亲附疏,割犯血。——汉· 扬雄《太玄》

    (2) 又如: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3) 喻赤诚 。如: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

    (4) 喻红色

    杜鹃灿烂,血艳夺目。——《徐霞客游记》

    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

    (6) 另见 xiě

    英文翻译

    blood; radical number 143

    方言集汇

    ◎ 粤语:hyut3
    ◎ 客家话:[梅县腔] hiet7 [海陆丰腔] hiet7 [客语拼音字汇] hiad5 [台湾四县腔] hiet7 [客英字典] hiet7 [沙头角腔] het7 [宝安腔] het7 [陆丰腔] hiat7 [东莞腔] h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決屑合入聲合口四等huet/xuetxiwet
    yīn,yìn [yin]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BEF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NL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yīn

    名词

    (1) (形声。从艸,阴声。本义:树阴)

    (2) 同本义

    荫,草阴也。——《说文》

    荫,草阴地也。——《广韵》

    赵盂视荫。——《左传·昭公元年》。注:“荫日景也。”

    玉足以庇荫嘉谷。——《国语·楚语下》

    荫不祥之木。——《淮南子·说林》。注:“荫,木景也。”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

    (3) 又如:树成荫而众鸟息;垂荫万亩;荫樊(树荫浓密)

    (4) 日影 。如:荫影(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

    (5) 指地窖或暗室

    则一荫之曲豉,尽美而多量。——《潜夫论·德化》

    (6) 又如:荫室(谓阳光照射不到的屋舍,如窑洞、地窖之类)

    动词

    (1) 字亦作廕。遮蔽

    若君实庇廕膏泽之。——《国语·晋语》

    本根无所庇荫矣。——《左传·文公七年》

    榆柳荫后。——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有松可荫。——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荫干(阴干);荫屋(遮蔽不通风的地窖)。借指庇护

    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管子》

    (3) 又如:荫附(谓自附于豪强之家以求荫庇)

    yìn

    名词

    (1) 庇荫 。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少以父荫。——《隋书·柳述传》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西游记》

    (2) 又如:荫恤(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荫籍(依赖先辈有功而得到恩赐的官职);荫生(因先世荫庇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荫生)

    英文翻译

    shade, shelter; protect

    方言集汇

    ◎ 粤语:jam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