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

xuè yè xún huán [xue ye xun huan]
注音 ㄒㄩㄝˋ 一ㄝˋ ㄒㄨㄣˊ ㄏㄨㄢˊ

词语释义

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

血液循环造句

慢跑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健康。
在你觉得无精打采的时候,安排一些活动能让你站起来四处走动,让你的血液循环来增加你的能量。
由于药物的作用,血液循环加快了。
而扫描则显示图特王脚部畸形,像是没有趾骨,并且伴有骨坏死,也就是说他的脚部骨头因为血液循环不畅而坏死。
随时可锻炼您的手劲,缓解疲劳、强健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秋季养生注意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粗粮促肠胃蠕动,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食物,少喝甜味饮料,多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愿你健康过秋季!
生姜治脱发确实有效果,生姜外用头皮的时候,能够使头皮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而血液则是头发生长的关键之一。
等歇下来一看,乖乖,脚面和手面都有点浮肿,估计是手脚的活动量突然加大和局部地区过分挤压,血液循环不太通畅,毛细血管有点受不了。
三伏天送你四个字,吃苦耐劳。多吃苦味的东西,清热消暑,醒脑提神,还能增进食欲。多运动,多出汗,多喝水,促进血液循环,排毒排毒。吃苦耐劳,打倒三伏!哈。
它释放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及增强噬菌作用。
中华鳖的血液循环系统反映了龟鳖类爬行动物的主要特点,与其它龟类比较,略有差异。
扫地是一种轻微的日常劳动,必须弯腰屈臂,四肢随之运动开来,血液循环加速,骨骼、肌肉关节及韧带一并达到锻炼,是老少皆宜的健身劳动。
这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末稍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
与早晨服降压药的人相比,在临睡前服用至少一颗降压药的人,可降低其患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风险。
冬季养生:早晨搓手心,促血液循环,提神醒脑;中午晒背,防骨质疏松,锻炼腿脚;晚上泡脚,暖身促睡眠,预防感冒。开心过冬,健康才是真的好。
具有活血袪瘀、,舒筋通络、滑利关节、缓解肌痉挛、消除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治感冒流清鼻涕方法之一刮鼻:用手指轻柔刮鼻梁,从上至下数十次。中老年人忌粗暴。通过经常按摩鼻促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感冒时鼻涕横流。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散步很容易,不分男女和老幼,不限时间和场地,不管快走和慢行。散步功劳大,可以促消化,减疲劳,增强血液循环,防疾病。全民健身日,快快走出家门,参加。
收腹提肛一分钟:反复收缩,使肛门上提,可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力,促使血液循环,预防痔疮发生。
由于小突点与足跟的点接触,从而对足跟起到按摩刺激作用,可促进双腿的血液循环和对神经的刺激。

汉字详情

xiě,xuè [xie,xue]
部首: 618
笔画: 6
五笔: TLD
五行:
仓颉: HBT
四角: 27102

详细解释

xiě

名词

(1) ∶“血”( xuè)的口语读音(多单用) 。如: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2) 另见 xuè

xuè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2) 同本义。后泛指血液

血,祭所荐牲血也。——《说文》

取其血膋。——《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大宗伯》

血祭盛气也。——《礼记·郊特性》

叩其鼻以血社也。——《公羊传·僖公十九年》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汉· 扬雄《法言》

(3) 又如: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

(4) 指妇女的月经

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张介宾《景岳全书》

(5) 又如: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

(6) 悲痛的泪水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唐· 顾况《伤子》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屯》

(7) 又如:血泪

(8) 血脉

气血俱动。——唐· 李朝威《柳毅传》

动词

(1) 用鲜血涂沾

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2) 又如: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

(3) 杀伤,杀害

挥直刃以血其邪者。——唐· 沈光《李白酒楼记》

(4) 又如: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

(5) 染,涂

形容词

(1) 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

亲附疏,割犯血。——汉· 扬雄《太玄》

(2) 又如: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3) 喻赤诚 。如: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

(4) 喻红色

杜鹃灿烂,血艳夺目。——《徐霞客游记》

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

(6) 另见 xiě

英文翻译

blood; radical number 143

方言集汇

◎ 粤语:hyut3
◎ 客家话:[梅县腔] hiet7 [海陆丰腔] hiet7 [客语拼音字汇] hiad5 [台湾四县腔] hiet7 [客英字典] hiet7 [沙头角腔] het7 [宝安腔] het7 [陆丰腔] hiat7 [东莞腔] h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決屑合入聲合口四等huet/xuetxiwet
[ye]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YW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YOK
四角: 30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夜声。本义:汁,流质)

(2) 同本义

液,汁也。——《字林》

人有精气津液。——《素问·调经论》。注:“精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

鼻出清液。——《素问·腹中论》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唐· 李白《古风》

(3) 又如:泪液(眼内泪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胃液;津液;唾液;溶液

(4) 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的非固态物质 。如:体液;脑脊液;细胞内液

动词

(1) 冰冻融解;溶化

渔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改积藏。——《文子》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齐民要术》

(2) 又如:液液(融解的样子;津润的样子);液蹣(脂液流出)

(3) 浸渍

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周礼》

(4) 润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

(5) 渗漏

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尉缭子》

英文翻译

sap, juice, liquid, fluid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ji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t8 [客语拼音字汇] ye2 yid6 [宝安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东莞腔] jit8 [梅县腔] ye.2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jekjĭɛk
xún [xun]
部首: 303
笔画: 12
五笔: TR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HJU
四角: 222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盾声。彳( chì),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顺着,沿着)

(2) 同本义

循,行顺也。——《说文》

循道而趋。——《庄子·天道》

循墙而走。——《庄子·列御寇》

率循大下。——《书·顾命》

五星循轨。——《淮南子·本经》

循天者,与道游者也。——《淮南子·原道》

循山而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循表而夜涉。——《吕氏春秋·察今》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聊斋志异·促织》

循以入。——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循轨(依轨道而行);循箫(沿街叫卖的人)

(4) 按照;依序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韩非子·定法》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循例(依照常例);循名责实(按其名而求其实);循次(依次);循依(依照)

(6) 遵循,仿效

昏微循迹。——《楚辞·天问》。注:“循,遵也。”

循绳墨而不颇。——屈原《离骚》

无有作好,遵王之道。——《书·洪范》

(7) 又如:循古(遵循古制);循道(遵循正道);循桡(遵行);循检(遵照规矩);循蹈(遵循)

(8) 遵守

卿大夫以循法为节。——《礼记·射义》

大人作而弟子循。——《淮南子·汜论训》

(9) 又如:循律(遵循法律、制度);循分(遵守本分)

(10) 循环 ,往复回旋。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如:循环往复,循环无端

(11) 通“巡”。巡视

循行国邑。——《礼记·月令》

循,巡也。——《珠丛》

徼循长杨以东。——《汉书·东方朔传》。注:“行视也。”

(12) 又如:循览(浏览)

(13) 步行

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战国策》

拊循和辑。——《汉书·赵充国传》

拊循勉百姓。——《汉书·萧何传》

子反收余兵,拊循欲复战。——《史记·晋世家》

拊循和辑。——《汉书·赵充国传》

拊循勉百姓。——《汉书·萧何传》

子反收余兵,拊循欲复战。——《史记·晋世家》

(14) 又如:循步(行步,慢步)

(15) 安抚

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战国策》

(16) 又如:循拊(安抚;抚慰);循抚(安抚)

(17) 寻找 。如:循本(寻求其本源);循揣(寻思);循咀(寻味)

(18) 考察;检查;省察 。如:循省;循察(省察);循行(巡视)

(19) 通“揗”。抚慰;摩;抚摩

缪缪肫肫,其事不可循。——《荀子·哀公》

循石,非彼无石。——《公孙龙子·坚白论》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列子·天瑞》

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汉书·李陵传》

(20) 又如:循玩(抚摩赏玩)

形容词

(1) 良,善,好 。如:循声(治绩;声誉);循顺(善良驯顺);循雅(温顺文雅)

(2) 恭谨

臣以济循事王,王能亡燕…——《战国策》

英文翻译

obey, comply with, follow

方言集汇

◎ 粤语:ceo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cun2 [梅县腔] sun2 [海陆丰腔] sun2 cun2 [陆丰腔] sun3 [东莞腔] c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宝安腔] s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詳遵平聲合口三等zsyn/szvinzĭuĕn
huán [huan]
部首: 436
笔画: 8
五笔: G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MF
四角: 11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瞏 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2) 同本义

环,璧也。——《说文》

肉好若一谓之不。——《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

行步则有环珮之声。——《礼记·经解》

孔子佩象环五寸。——《礼记·玉藻》

闻水声,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腰白玉之环。——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环玦(玉环和玉玦);环琨(环与琨,并为玉佩);环塡(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塡,冠冕上的塞耳之玉)

(4) 泛指圆圈形的物品

布巾环幅。——《仪礼·士丧礼》

瓜祭上环。——《礼记·玉藻》。注:“上环,头忖也。”

(5) 又如:环中(圆环的中心;又比喻空虚而无是无非的境界);环利通索(连环铁索)

(6) 数学中,具有加法和乘法运算的集合 。其中任两个元素的并与对称差仍是该族中的元素

环论

(7) 化学中,环形的结构或多个原子的一种闭链 。如:苯环;甾环

动词

(1) 环绕,围绕

三江环之。——《国语·越语上》

戎翟之民实环之。——《国语·晋语二》

譬众星之环极。——《文选·张衡·西京赋》

环而攻之。——《孟子·公孙丑下》

竹树环合。——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环村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环坐(环绕而坐);环绦(束腰的丝带);环攻(围攻);环瞰(包围窥伺);环击(围攻);环迫(四面威逼)

(3) 旋转

环拜以钟鼓为节。——《周礼·乐师》

环山者三。——《战国策·齐策》

九首蛇身自环。——《山海经·大荒北经》

(4) 又如:环回(循环,周转);环拜(盘旋与直拜);环激(旋转搅动);环涛(回旋的波涛)

英文翻译

jade ring or bracelet; 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