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血浆
(1) 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区别于悬浮的物质(如细胞),血浆不同于血清之处是它含有纤维蛋白原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血液中除血球、血小板之外的部分,无色透明的液体,含有水、无机盐、营养物、激素、尿酸等。血浆经过毛细管过滤就成为组织液。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血细胞就是像在血浆里漂浮的红色血细胞.
2、我负责为急救中心供应血浆。
3、检测出HIV阳性的患者会传染他人,这样的受感染者就不能捐献血液、血浆、器官或精子。
4、而之所以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使用血浆,是因为血细胞较大,无法通过血脑壁障进入大脑。
5、在实验室里,这些细胞被放在一个培养皿里并用从一个胚胎提取的胎血清——血块形成之后血液里留下的血浆——培育。
6、当血液捐献者的一品脱血液采集来以后,需要分离成不同输血成分:血浆,血小板和红细胞。
7、血浆是构成血液的一部分液态物质.
8、对安哥拉暴发的来源不明疫情的调查显示,从一些受影响患者身上提取的血浆样本中溴化物含量极高。
9、在搜集你的血浆的过程中,你将躺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能够看电视或者听音乐。
10、其病因是骨髓中异常的血浆细胞大量增殖和积累,进而破坏骨骼和身体其他组织,最后摧毁整个免疫系统。
11、解决办法是由政府出资向病人输全血,血浆或其他一切可利用的物质。
12、智行的使命特别地敏感,因为“血浆经济”反映出来的未受惩罚的玩忽职守是许多人非常想永远翻过去的一幕。
13、“直到研究工作完成,在母亲的血浆中是否存在胎儿完整基因组才搞清楚”罗表示。
14、科学家证明了一种打蛋器如何能够变成一种手持式的离心分离机从而在缺乏资源的环境下把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用于测试。
15、在德国慕尼黑进行的毒物学检测发现,从受影响患者身上提取的6个血浆样本中有5个溴化物含量极高。
16、哈斯克尔指出,锻炼通过降低血浆甘油三酸酯(血液中的脂肪酸分子,与动脉中积聚的齿菌斑有关)的数量,也改善了心血管健康。
17、血浆汇集成数十升至数百升一批,然后进行加工以提取有效的免疫球蛋白部分。
18、这些研究者结合了患者自我报告,临床医师的判断,和在这些患者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进行分析)。
19、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浆细胞癌症。
20、他们抽取血浆,然后将剩余成分返还给捐赠者。
21、该研究组在手动打蛋器上安装了塑料管,当它旋转的时候可以把血浆从血细胞中分离出来,它起到了替代昂贵的电动离心分离机的作用。
22、这些信息是重要的,因为它预示着对来自于母亲血浆的胎儿基因组进行无创式基因组层次的测试成为可能。
23、“血浆,”第三个说。
24、据悉,提供贩卖血浆与头发咨询的网站近来人气直线上升,有的访客人数甚至激增80%。
25、为了准备周一晚上的冲突,医院额外储备了血浆,莱比锡人都知道这一点。
26、结果显示,定期食用这种水果能提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血红细胞的抗氧化性溶血能力。
27、“马上准备六单位血小板和新鲜冷冻血浆”,她吩咐到。
28、在一战的太平洋战场上,椰子汁就经常被当做输血浆,给受伤战士们急救时使用。
29、罗说,鉴别血浆中的核酸的技术也能应用于癌诊断和组织移植领域。
30、一名工作人员推着新鲜冷冻血浆和血小板跑了进来;
血浆的国语词典
血液中除血球外液体的部分。为淡黄色液体,其量约占人体体重的百分之五、血液的百分之五十五。主要功能为运送养分、二氧化碳及废物。
血浆的网络释义
血浆
血浆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xiě
名词
(1) ∶“血”(
)的口语读音(多单用) 。如: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2) 另见
xuè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2) 同本义。后泛指血液
血,祭所荐牲血也。——《说文》
取其血膋。——《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大宗伯》
血祭盛气也。——《礼记·郊特性》
叩其鼻以血社也。——《公羊传·僖公十九年》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汉· 扬雄《法言》
(3) 又如: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
(4) 指妇女的月经
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张介宾《景岳全书》
(5) 又如: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
(6) 悲痛的泪水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唐· 顾况《伤子》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屯》
(7) 又如:血泪
(8) 血脉
气血俱动。——唐· 李朝威《柳毅传》
动词
(1) 用鲜血涂沾
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2) 又如: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
(3) 杀伤,杀害
挥直刃以血其邪者。——唐· 沈光《李白酒楼记》
(4) 又如: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
(5) 染,涂
形容词
(1) 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
亲附疏,割犯血。——汉· 扬雄《太玄》
(2) 又如: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3) 喻赤诚 。如: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
(4) 喻红色
杜鹃灿烂,血艳夺目。——《徐霞客游记》
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hiet7 [海陆丰腔] hiet7 [客语拼音字汇] hiad5 [台湾四县腔] hiet7 [客英字典] hiet7 [沙头角腔] het7 [宝安腔] het7 [陆丰腔] hiat7 [东莞腔] h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血 | 呼決 | 曉 | 屑合 | 入聲 | 屑 | 合口四等 | 先 | 山 | huet/xuet | xiwe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从水,将声。本义:饮料)
(2) 古代一种微酸的饮料
浆,酢浆也。——《说文》
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浆水(一种饮料);浆糗(饮料与干粮)
(4) 浓厚的液体 。如:浆汁(酱果的汁液);浆人(卖浆的人);浆荇(泛指粗茶淡饭);浆家(卖酒食的店铺)
动词
(1) 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衣服,使干后变硬变挺 。如:把衬衣浆了再烫;浆洗
(2)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