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蠧朽”。谓木材被蛀腐烂。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塼者,专也。谓山度之材,有蠧朽之日;火化之壤,无销鑠之期。” 清 唐甄 《潜书·匪更》:“盖礼之既坏,如美木积久而有蠧朽,不可以为宫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蠧朽”。谓木材被蛀腐烂。
引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塼者,专也。谓山度之材,有蠧朽之日;火化之壤,无销鑠之期。”
清唐甄《潜书·匪更》:“盖礼之既坏,如美木积久而有蠧朽,不可以为宫室。”
蠹朽的网络释义
蠹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蛀虫)
(2) 同本义
蠹,木中虫。——《说文》
掌蠹物。——《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树郁则为蠹。——《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
(3) 又如:蠹役(欺压百姓的吏役);蠹怪(蠹虫的精怪);蠹薮(蛀虫聚集的地方);蠹贼(蠹,蠹虫;贼,蟊贼);蠹蝎(水中的蠹虫);木蠹;蠹字(蠹虫所蚀如字的痕迹);蠹物(本指穿蚀衣服的蠹虫。引申泛指为害之物)
(4) 引申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蠹民(指害人的人或事物);蠹政(害民的政令);蠹言(害人的言辞);蠹役书办(腐败,刁钻的吏役书办)
动词
(1) 蛀蚀
是勤可以远淫辟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
(2) 又如:蠹木(蛀坏的梁木);蠹心(蛀蚀内部);蠹书(蠹册。被虫蛀坏的书);蠹国(侵蚀、危害国家);蠹朽(木材被蠹腐烂)
(3) 损害 。如:蠹民(害民);蠹耗(损害;败坏);蠹政(败坏朝政;害国虐民的统治);蠹俗(败坏风化);蠹刻(侵耗刻削);蠹劳(病害劳累);蠹伤(损害);蠹敝(侵蚀破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5 zhu5 [宝安腔] du5 [台湾四县腔] du5 zu5 [梅县腔] du5 [客语拼音字汇] du4 tu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妒 | 當故 | 端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tu | toh/tuh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丂(
)声。本义:腐烂)(2) 同本义
朽,腐也。——《说文》
荼蓼朽止。——《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
其臭朽。——《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
(3) 又如:朽索(腐朽的绳子);朽壤(腐烂的泥土);朽木不可雕(朽木不雕,朽木难雕,朽棘不雕。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朽木生花(喻事物得以新生)
(4) 衰老;衰弱
年朽发落。——《晋书·隐逸传》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己朽。—— 李贺《赠陈商》
臣虽朽迈,敢忘往言?——《三国志》
(5) 又如:朽钝(形容年迈笨拙);朽迈(年老);朽人(年迈衰老之人。多作谦词);朽才(衰弱无能之才,不可造就之才。多用于诮人或自谦)
动词
(1) 磨灭,消散
死且不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传世而不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朽陈(指往昔的朝列);朽散(离散、散去);朽劳(无功之劳)
(3) 作国画用土笔勾勒草图
画之妍丑,岂在朽不朽乎?——清· 方薰《山静居画论》
(4) 又如:朽炭(朽墨。作国画勾勒草图用的炭笔);朽染(作国画用朽之法);朽笔(用木炭作国画起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iu3 [台湾四县腔] hiu3 [东莞腔] hiu3 [陆丰腔] hiu1 [客英字典] hiu3 [宝安腔] hiu1 [梅县腔] hiu1 hiu3 [沙头角腔] k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朽 | 許久 | 曉 | 尤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xĭəu | hiux/xi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