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ㄔㄢˊ ㄎㄨ
词语释义
犹蟾宫。
词语解释
犹蟾宫。
宋 张先 《少年游慢》词:“昼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 宋 苏轼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 鷲峰 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清 陈维崧 《百字令》词:“ 淮王城 下,有扶疎丛桂,香分蟾窟。”
引证解释
⒈ 犹蟾宫。
引宋张先《少年游慢》词:“昼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
宋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诗:“鷲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清陈维崧《百字令》词:“淮王城下,有扶疎丛桂,香分蟾窟。”
蟾窟的网络释义
蟾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詹(
)声。本义:蟾蜍( )简称“蟾”,即癞哈蟆)(2) 同本义
小蟾徐行腹如鼓。——元· 元好问《蟾池》
(3) 又如:蟾壶(古代计时器。一种蟾蜍形的漏壶);蟾兔(蟾蜍与玉兔)
(4) 传说中月有蟾蜍。所以称月为蟾 。如:蟾桂(神话中的月里蟾蜍和丹桂);蟾宫(指月亮中的宫殿)
英文翻译
toad
方言集汇
◎ 粤语:sim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m2 san5 [客语拼音字汇] cam2 kiem2 [海陆丰腔] sham2 shan5 [客英字典] sham2 [东莞腔] cam2 [陆丰腔] sham3 [宝安腔] sam2 [梅县腔] sham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m2 san5 [客语拼音字汇] cam2 kiem2 [海陆丰腔] sham2 shan5 [客英字典] sham2 [东莞腔] cam2 [陆丰腔] sham3 [宝安腔] sam2 [梅县腔] sh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詹 | 職廉 | 章 | 鹽A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鹽A | 咸 | cjem/tjem | tɕĭɛ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穴,屈声。本义:土穴)
(2) 同本义
窟,兔崛也。——《说文》。字亦作窟。
兔之所息谓之窟。——《小尔雅·广兽》
兽穴曰窟。——《通俗文》。按,凡穴土皆曰堀。
西厌月窟。——《汉书·扬雄传》
昔者先王未有官室,冬则居营窟。——《礼记·礼运》
(3) 又如:窟弄(洞;孔);窟窍(窟窿;洞);窟窦(洞空貌);窟宠(窟窿)
(4) 洞穴
狡兔有三窟。——《战国策·齐策四》
(5) 又
今君有一窟。
(6) 又
请为君复凿二窟。
(7) 又
三窟已就。
(8) 又如:石窟;窟穴(洞穴);窟窦(洞穴);窟窖(地窖);:窟居(谓以洞穴为住所);窟穴(动物栖身的洞穴)
(9) 指人或物汇集处 。如:赌窟;贫民窟;窟穴(指隐士的住所);窟藏(隐匿之所);窟薮(寄托或藏身之所)
动词
(1) 穴居;作巢
狐兔窟于殿傍。——晋· 潘岳《西征赋》
(2) 又如:窟守(穴居不出);窟岩(岩穴);窟穴(做巢;盘踞);窟宅(居住;盘踞)
英文翻译
hole, cave; cellar; undergr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f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kwut7 [陆丰腔] fut7 [梅县腔] fut7 [海陆丰腔] fut7 kut7 [东莞腔] kuk7 [台湾四县腔] fut7 kut7 [宝安腔] kut7 fut7 [客语拼音字汇] fud5 kiud6 kud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kwut7 [陆丰腔] fut7 [梅县腔] fut7 [海陆丰腔] fut7 kut7 [东莞腔] kuk7 [台湾四县腔] fut7 kut7 [宝安腔] kut7 fut7 [客语拼音字汇] fud5 kiud6 kud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窟 | 苦骨 | 溪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kʰuət | khuot/qu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