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纽

chī niǔ [ chi niu]
繁体 螭紐
注音 ㄔ ㄋ一ㄡˇ

词语释义

螭形的印纽。

词语解释

  1. 螭形的印纽。

    《辽史·仪卫志三》:“传国寳 秦始皇 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面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鱼鸟篆, 子婴 以上 汉高祖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帝又以其文倣 李斯 鱼虫作寳,大将五寸,皆为螭纽,其篆则 蔡京 命其子 翛 以意斅之。”

引证解释

⒈ 螭形的印纽。

《辽史·仪卫志三》:“传国寳秦始皇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面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鱼鸟篆, 子婴以上汉高祖。”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帝又以其文倣李斯鱼虫作寳,大将五寸,皆为螭纽,其篆则蔡京命其子翛以意斅之。”

螭纽的网络释义

螭纽

  • 古印纽名。印章的鼻雕成螭形,故名。螭形有蟠螭、穿螭和子母螭等多种形式,一般均雕刻精致。
  • 汉字详情

    chī [chi]
    部首: 603
    笔画: 16
    五笔: JYBC
    五行:
    仓颉: LIYUB
    四角: 5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离声。本义: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 同本义 。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

    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红楼梦》

    (2) 又如:螭头(古代钟鼎礼器、碑额、殿柱、殿阶及印章等上所刻的螭形花饰);螭龙(传说中无角的龙);螭蟠(如螭龙盘据);螭虎(龙与虎。比喻勇猛的将士)

    英文翻译

    a dragon whose horns have not grown; cruel

    方言集汇

    ◎ 粤语:c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2 [客英字典] li2 [海陆丰腔] li2 [陆丰腔] chi1
    ◎ 潮州话:l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丑知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ţʰĭethrie/thye
    niǔ [niu]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NFG
    五行:
    吉凶:
    仓颉: VMNG
    四角: 27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丑声。从糸,与丝线有关。本义:指可解的结)

    (2) 同本义

    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说文》。按,结而不可解曰缔。

    并纽约。——《礼记·玉藻》。疏:“带之交结之处。”

    冠帻簪簧结发纽。——《急就篇》

    (3) 又如:纽约(用以扣合衣服的纽结)

    (4) 比喻事物的根本,关键

    禹 舜之所纽也。——《庄子·人间世》

    (5) 又如:电纽;枢纽

    (6) 纽绊。器物上用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件

    延纽。——《周礼·弁师》。注:“小鼻在武上,笄可贯也。”

    (7) 又如:秤纽;印纽

    (8) 钮扣 。如:纽门(纽扣的套孔,纽攀儿);纽门儿(纽门)

    (9) 汉语音韵学名词,指辅音或声母。如“声母”又称“声纽”

    (10) 姓

    英文翻译

    knot; button; handle, knob; tie

    方言集汇

    ◎ 粤语:nau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