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虫

míng chóng [ ming chong]
繁体 螟蟲
注音 ㄇ一ㄥˊ ㄔㄨ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螟。亦泛指食禾的害虫。

词语解释

  1. 螟。亦泛指食禾的害虫。

    《史记·龟策列传》:“螟虫岁生,五穀不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正月朔旦,四面有黄气,其岁大丰,此 黄帝 用事。土气黄均,四方并熟,有青气杂黄有螟虫,赤气大旱,黑气大水。” 宋 苏轼 《昭灵侯庙碑》:“救药疾癘,驱攘螟虫。”

引证解释

⒈ 螟。亦泛指食禾的害虫。

《史记·龟策列传》:“螟虫岁生,五穀不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正月朔旦,四面有黄气,其岁大丰,此黄帝用事。土气黄均,四方并熟,有青气杂黄有螟虫,赤气大旱,黑气大水。”
宋苏轼《昭灵侯庙碑》:“救药疾癘,驱攘螟虫。”

螟虫的国语词典

螟蛾的幼虫。专栖息于稻叶腋或茎中,蛀食稻茎,为常见的害虫。

螟虫的网络释义

螟虫

  • 螟虫,是稻的害虫,属鳞翅目。螟虫就是磷翅目有喙亚目 螟蛾科昆虫的统称。中国的常见种类有:螟蛾科的三化螟、褐边螟、二化螟、台湾稻螟和夜蛾科的大螟。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是水稻的历史性大害虫。
  • 螟虫造句

    而生物工程玉米只需在大量出现玉米螟虫时喷洒一次就可以了。
    防治螟虫,采取齐泥割稻,掘稻根,处理越冬稻草,点灯诱蛾,采摘卵块,拔枯心苗,插烟茎、撒烟末等方法。
    螟虫吃谷心、谷苞,稻飞虱吃稻秆。
    抗虫主要指的是对鳞翅目昆虫抗性,如抗棉铃虫、棉红铃虫、玉米螟、水稻螟虫等;而除草剂主要指的是提高作物对草甘膦和草丁膦类除草剂的抗性。
    增量螟虫是用来确定树龄的一个。
    后期,我市水稻病虫害呈偏重发生,重点是二代螟虫、穗颈瘟、稻曲病、稻苞虫、蚊枯病、稻飞虱。
    又根据赤眼蜂产卵活动与螟虫孵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温度的最适的数值域,拟定了一个模糊集合,用以确定生态方程中的参数。
    他需要一种能消灭玉米螟虫的杀虫剂。
    并就目前螟虫综合治理中在管理与技术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螟害治理的循证控制概念和措施。
    本文阐述了气候、食料、水稻栽培制度和生物等因素对三化螟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并指出作为螟虫食料的水稻及其栽培制度的作用更为明显。
    两种在同一田地里的欧洲玉米螟虫也产生了分裂。
    本报安康讯由于近期连降大雨,适宜的温湿条件导致汉阴县局部区域的稻田暴发稻苞虫和稻纵卷叶螟虫害。
    另一方面力求改进栽培技术、调节水稻生育期,恶化螟虫的生活条件,避免或减轻螟害。
    对于第一个问题,只要农田灌水和施肥,螟虫幼虫孵化出来后不会活得很长。
    根据天敌昆虫赤眼蜂与农业害虫如螟虫等之间生存竞争的特点,构造出一个生态方程。
    抗虫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玉米植株对玉米螟虫有较强的抗性。
    研究了宁虫素对水稻螟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以水稻螟虫的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为例,本研究详细的说明了县级水平害虫防治和推广的内容。
    螟虫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历史上就有“南螟北蝗”之称。
    本文综述了对螟虫长距茧蜂的研究概况,包括该寄生蜂的主要生物学习性、对玉米螟自然寄生率及田间防治玉米螟效果等。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603
    笔画: 16
    五笔: JPJU
    五行:
    仓颉: LIBAC
    四角: 57180

    详细解释

    名词

    螟虫,螟蛾的幼虫 。主要生活在稻茎中,吃其髓部,危害很大。如:螟蜮(螟和蜮,危害禾苗的两种害虫);螟蝗(螟和蝗,都是食稻麦的害虫);螟蟊(两种吃稻的害虫);螟蠹(两种害虫名)

    英文翻译

    kind of caterpillar, larva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n2 [客语拼音字汇] men2 [台湾四县腔] men2 [客英字典] men2 [宝安腔] men2 [梅县腔] m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mieŋmeng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

    螟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