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结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融合凝聚。语出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融而为川瀆,结而为山阜。” 唐 权德舆 《彭城郡王刘公墓志铭》:“析木之下,幽陵碣石,融结絪緼,诞灵熊浑,乃生元臣,以翼大君。”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 贾芝 《颂歌·马头琴手的歌》:“把世界照亮了的是太阳;把亿万人的心融结在一起的是 毛主席 !”
引证解释
⒈ 融合凝聚。
引语出晋孙绰《游天台山赋》:“融而为川瀆,结而为山阜。”
唐权德舆《彭城郡王刘公墓志铭》:“析木之下,幽陵碣石,融结絪緼,诞灵熊浑,乃生元臣,以翼大君。”
金元好问《游黄华山》诗:“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
贾芝《颂歌·马头琴手的歌》:“把世界照亮了的是太阳;把亿万人的心融结在一起的是毛主席 !”
融结的网络释义
融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鬲,虫省声。鬲(
),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本义:炊气上升)(2) 同本义
融融者皆趣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夹炭之子。——《晋书》
(3) 融化;消溶
融而为川渎。——孙绰《游天台山赋》
(4) 又如:融流(融化流动);融陶(熔化陶冶);融液(融化成液体);融释(消失;化解);融蚀(消磨;侵蚀);融炼(熔化锤炼)
(5) 融合;融会 。如:融通(融合通达);融洽无间(融合而没有隔阂抵触);融混(融合混和);融渥(融合滋润)
形容词
(1) 长远;长久 。如:融昭(长耀,久照);融远(长久;深远)
(2) 大明,大亮,泛指明亮 。如:融光(明亮的光);融晶(犹光亮);融彻(通明透彻)
(3) 通;通达。引申为流通 。如:金融;融泄(流动貌);融悟(通达颖悟);融达(通达);融散(谓旷达);融畅(明白通畅);融浃(融通和洽)
(4) 显明,昌盛 。如:融显(显明)
(5) 和乐;恬适 。如:融懿(和美);融浑(犹融和,和顺)
(6) 和煦;暖和 。如:融晴(温和晴朗);融畅(暖和舒畅);融暖(犹和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梅县腔]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东莞腔] jung2 [客英字典] jung2 [陆丰腔] jung3 [宝安腔] ju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融 | 以戎 | 以 | 東三 | 平聲 | 東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jĭuŋ | jung |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