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蚓

lóu yǐn [ lou yin]
繁体 螻蚓
注音 ㄌㄡˊ 一ㄣˇ

词语释义

1.亦作"蝼螾"。 2.蝼蛄与蚯蚓。 3.喻平庸无能的小人。

词语解释

  1. 亦作“ 螻螾 ”。蝼蛄与蚯蚓。

    汉 扬雄 《法言·问道》:“ 申 韩 之术,不仁之至矣,若何牛羊之用人也。若牛羊用人,则狐貍螻螾,不膢腊也歟?”

  2. 喻平庸无能的小人。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螻蚓。”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张超然上舍》:“喜君才华最秀出,餘子螻蚓徒嘵嘵。” 清 唐孙华 《狎客》诗:“叫譟沸螻蚓,毁誉随牙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螻螾”。

⒉ 蝼蛄与蚯蚓。

汉扬雄《法言·问道》:“申韩之术,不仁之至矣,若何牛羊之用人也。若牛羊用人,则狐貍螻螾,不膢腊也歟?”

⒊ 喻平庸无能的小人。

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螻蚓。”
清唐孙华《次韵酬张超然上舍》:“喜君才华最秀出,餘子螻蚓徒嘵嘵。”
清唐孙华《狎客》诗:“叫譟沸螻蚓,毁誉随牙齦。”

蝼蚓的网络释义

蝼蚓

  • 蝼蚓是指.蝼蛄与蚯蚓
  • 汉字详情

    lóu [lou]
    部首: 603
    笔画: 15
    五笔: JOVG
    五行:
    仓颉: LIFDV
    四角: 591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2) 同本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3)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4)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如:蝼蛄疮(瘰疠)

    动词

    谓被蚁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a mole cricket, Gryllotalpa africana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宋本广韵

    yǐn [yin]
    部首: 603
    笔画: 10
    五笔: JXHH
    五行:
    仓颉: LINL
    四角: 52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蚯蚓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2) 又如:蚓曲(古代说传说蚯蚓夏夜能发出鸣声,其鸣声叫做蚓曲。也称“蚓笛”);蚓操(蚯蚓唯壤土、水而自足,别无所求。比喻人只知守小节而不鸣大义);蚓窍(相传蚯蚓的孔穴可以发声成曲。比喻微不足道的音响,通常作为自谦之词)

    英文翻译

    earthworm

    方言集汇

    ◎ 粤语:jan5
    ◎ 客家话:[宝安腔] jin3 [台湾四县腔] jin3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3 [海陆丰腔] rin3 rin1 [客英字典] jin3 [梅县腔] j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忍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jĭĕnjinx/ji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