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蝻

huáng nǎn [ huang nan]
注音 ㄏㄨㄤˊ ㄋㄢˇ

词语释义

蝗的幼虫。形似成虫而翅短,身小头大。也叫跳蝻。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蝗的幼虫。形似成虫而翅短,身小头大。也叫跳蝻。 宋 苏舜钦 《有客》诗:“蛮夷杀郡将,蝗蝻食民田。”《明史·五行志一》:“十年四月,两京、 山东 、 河南 蝗蝻伤稼。”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申报灾伤》:“夫地方遇有水旱蝗蝻,印官即宜亲查。”

引证解释

⒈ 蝗的幼虫。形似成虫而翅短,身小头大。也叫跳蝻。

宋苏舜钦《有客》诗:“蛮夷杀郡将,蝗蝻食民田。”
《明史·五行志一》:“十年四月,两京、 山东、河南蝗蝻伤稼。”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申报灾伤》:“夫地方遇有水旱蝗蝻,印官即宜亲查。”

蝗蝻的国语词典

蝗虫的幼虫。状似成虫而翅短、体小、头大。经过四、五次蜕皮后变为成虫。

蝗蝻的网络释义

蝗蝻

  • 蝗蝻,(蝗科)体长仅4.8mm,体色褐色,眼后方具白色的纵纹,两眼间至腹背末端尚有1条白色的纵线,后脚腿节特别发达。生活于低海拔山区,栖息于地面的枯叶层。本种若虫较少见,尤其体背中的白色纵线特别醒目,无法辨识属于何种蝗虫。
  • 蝗蝻造句

    在跨越一个或两个屏障之后,蝗蝻便吸收了足够的药剂,在蜕皮过程中死掉。
    乙巳,以近畿亢旱,直隶、山东暨河南、河北等府小民艰食,谕长官抚恤,并捕蝗蝻。
    这是可以做到的一样,快速和更有效,就蝗蝻,就运行。
    在出现异常大量蝗蝻聚集的情况下,可以迅速采取行动,确保不让蝗虫长成而集群。
    采用这种方法,仅需在垂直于蝗蝻带前进方向很窄的地带上施用该产品即可。
    任何生还的蝗蝻都成为天敌易于捕捉的猎物。
    为现代蝗虫斗士准备的武器还有被称之为昆虫生长调节剂或的产品,它影响蝗蝻蜕皮能力和正常生长。
    但是哈桑纳尼发现它对称为蝗蝻的无翼蝗虫幼虫有令人吃惊的不同效果。

    汉字详情

    huáng [huang]
    部首: 603
    笔画: 15
    五笔: JRGG
    五行:
    仓颉: LIHAG
    四角: 561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蝗虫 。种类很多。一般指飞蝗,常成群飞翔。又名蚂蚱。吃麦、稻、玉蜀黍等禾苗,是农业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蝗,螽也。从虫,皇声。——说文》

    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吕氏春秋》

    (2) 又如:蝗螟(蝗与螟。庄稼的两种害虫);蝗螽(即蝗虫)

    (3) 蝗灾。蝗虫造成的灾荒 。如:蝗雨(谓蝗群如雨骤至。极言蝗灾之剧);蝗旱(发生蝗灾及旱灾);蝗孽(犹蝗灾)。又叫“蚂蚱”

    英文翻译

    kind of locust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ong2 [东莞腔] wong2 [海陆丰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宝安腔] fong2 [梅县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光唐合平聲合口一等ɣuɑŋghuang/huang
    nǎn [nan]
    部首: 603
    笔画: 15
    五笔: JFMF
    五行:
    仓颉: LIJBJ
    四角: 5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蝻子 。蝗的幼虫。形似成虫而较小,头大,仅有翅芽。常成群吃稻、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如:蝻虫(蝗的幼虫);蝻蝗(蝗的幼虫和蝗。泛指蝗虫)

    英文翻译

    immature locusts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宝安腔] lam2 [海陆丰腔] n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梅县腔] nam2 [客英字典] nam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