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鬓
繁体
蟬鬢
注音
ㄔㄢˊ ㄅ一ㄣˋ
词语释义
亦作“蝉髩”。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
词语解释
亦作“ 蝉髩 ”。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文帝 宫人絶所宠者,有 莫琼树 、 薛夜来 、 田尚衣 、 段巧笑 ,日夕在侧, 琼树 乃製蝉鬢。縹眇如蝉翼,故曰蝉鬢。” 南朝 梁元帝 《登颜园故阁》诗:“妆成理蝉鬢,笑罢敛蛾眉。” 唐 温庭筠 《咏春幡》:“碧烟随刃落,蝉髩觉春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睡起惺忪强自支,緑倾蝉鬢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蝉髩”。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
引晋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絶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日夕在侧, 琼树乃製蝉鬢。縹眇如蝉翼,故曰蝉鬢。”
南朝梁元帝《登颜园故阁》诗:“妆成理蝉鬢,笑罢敛蛾眉。”
唐温庭筠《咏春幡》:“碧烟随刃落,蝉髩觉春来。”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词:“睡起惺忪强自支,緑倾蝉鬢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
蝉鬓的国语词典
梳理成如蝉翼般缥缈动人的妇女的两鬓。
蝉鬓的网络释义
蝉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2) 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
蝉,以旁鸣者。——《说文》。按,尔雅谓之蜩,今苏俗谓之知了。
寒蝉鸣。——《礼记·夏小正》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寒蝉(秋天天冷时的蝉)
(4) 古代一种极薄的丝织品。以其薄如蝉翼而得名 。如:蝉翼罗(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蝉翼扇(轻纱制的团扇)
形容词
(1) 连续不断
蝉联陵丘。——左思《吴都赋》。注:“不绝貌。”
(2) 又如:蝉联(连续不断);婵嫣(连属,连绵不断)
英文翻译
cicada; continuous
方言集汇
◎ 粤语:sim4 sin4